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2022青博记忆】文物保护篇

2023-01-18771分享

事虽难,做则必成。回首2022,我们迎难而上、扎实奋进,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增强博物馆服务公众的文化软实力。路虽远,行则将至。我们一年一个新台阶,稳步前进,努力实现博物馆发展新目标!


“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2022年,文保部遵循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提出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文物保护修复、藏品管理研究及活化利用等业务领域,体现新时代文物工作之“新”,围绕工作主线筑牢文物安全堡垒,不断拓展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领域,以更高标准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博物馆是文物的家,做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是博物馆发展的前提。2022年,我们坚持“保护第一”,持续推进保护修复项目,重点关注博物馆扩建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努力推动文保工作走近普通民众。


一、保护修复


博物馆是文物的家,做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是博物馆发展的前提。2022年,我们坚持“保护第一”,持续推进保护修复项目,重点关注博物馆扩建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努力推动文保工作走近普通民众。


(一)项目支撑,片羽重辉


利用国家文物保护专项平台,构建抢救性修复、预防性保护、数字化转化“三位一体”文物保护工作体系,促进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全面开展。


1“馆藏书画文物修复”项目文物交接.jpg

“馆藏书画文物修复”项目文物交接


图片组合1.jpg


一是深化拓展抢救性修复项目。“馆藏书画文物保护修复”及“馆藏古琴保护修复”项目,不仅使26件(套)书画、11张古琴得到了科学的保护,同时借助项目合作平台,选派我馆保护修复人员参与项目的技术修复和管理学习,强化修复人才培养。启动“馆藏壁画保护修复”项目,完成部分壁画信息采集和病害图绘制工作。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编制《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方案》,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复,该项目将采取传统修复技艺和现代文物保护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对95件铜镜和造像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满足其展示、研究的需求。

 

二是积极开展预防性保护项目。为全面提高馆藏文物的展示水平,2022年先后开展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三期、四期项目。项目针对库房和展厅中珍贵文物保存环境质量要求,分别为瓷器、陶器、青铜器等5个库房配置了专业文物储藏柜架,为2672件脆弱材质珍贵文物配置了无酸囊匣,安装低氧充氮杀虫系统,多角度完善了馆藏文物的养护措施;为展厅重点展柜文物配置104台净化恒湿设备,通过对展柜内微环境的主动调控,有效保障了文物展示环境的“稳定、洁净”;为三个展厅配置了41台低反射玻璃展柜,在提升展柜的密封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也将会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展体验。


图片组合2.jpg


三是稳步实施数字化保护项目。随着对剩余2600册《道藏》存档级、研究级、宣传级数据加工处理的完成,历时三年的“馆藏明正统《道藏》数字化保护”项目全面结项,完成了馆藏《道藏》高清图片数据库的建设。此外,馆藏11部珍贵古籍也完成了数字化扫描工作。数字化信息采集和保护,弥补了珍贵典籍不能经常或完整展出的缺陷,同时也减少了因展示和研究对文物本体的提取和扰动,为未来充分活化利用和展示典籍藏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馆藏珍贵古籍数字化扫描工作中.jpg

馆藏珍贵古籍数字化扫描工作中


(二)馆舍扩建 , 文保先行

 

2022年我馆扩建工程进入关键时期,为将工程施工对文物安全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我馆谨遵上级部门指示,积极沟通施工各方,严守安全底线,勇于担当文物安全第一责任人。

 

一是计划谋局,方案先行。为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文物安全,拟定《青岛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防振保护方案》上报省文旅厅,并根据批复意见,完成方案的完善、报备。完成《大佛、菩萨造像交底情况说明》,在防振保护工程前后,对镇馆之宝两尊北魏大佛和两尊菩萨石造像各部位现状及病害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对照。将《馆藏一级文物北魏石佛造像修复计划》上报国家文物局,根据批复意见,委托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制保护修复,并授权完成申报评审等相关工作。全力配合馆藏文物防振保护工作,制定《青岛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防施工爆破振动损伤预案》,并对库房脆弱文物进行临时隔振保护,对展厅脆弱文物及时撤展,入库保管。


5图片组合3.jpg



(三)文物保护,走近公众

 

文物保护工作既要几十年如一日地坐“冷板凳”潜心钻研,也需要“走出去”开展合作研究,促进产教融和,让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在新时代从幕后走进公众的视野,让文物保护融入人民群众。

 

一是与高校“双向奔赴”。2022年我馆深化与青岛电影学院视觉艺术系的战略合作,签订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文物保护修复专业41名学生参观博物馆展厅、修复室、文物保护实验室,下一步双方将围绕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增强协同创新服务能力以及共同开展文物保护与修复、数字化技术与影像资料记录等领域专业建设内容,深入合作,加快推动共同发展。


青岛电影学院学生参观青博实验室.jpg

青岛电影学院学生参观青博实验室


二是保护与修复,惠及于民。配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开展“青铜器修复体验”社教活动,使公众亲身体验青铜器清洗复原的过程,感悟文物修复的传承理念,共同守护“国家宝藏”。配合青岛市博物馆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第十二届文博研学夏令营,参与《青铜器相关研究及日常保护修复》课程、《古籍保护与修复》基础课程讲授,培养公众对工匠精神的崇敬心情以及对文物修复的参与热情。组织开展“国际博物馆日公益鉴定”活动,让保护文物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我馆专家为观众讲授《古籍保护与修复》课程.jpg

我馆专家为观众讲授《古籍保护与修复》课程


二、藏品管理

 

(一)夯基筑本,科学管理

 

藏品管理是博物馆工作中最基础的一项,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支撑。文保部在夯实基础工作的前提下,结合数字技术,科学完成了各类数据、信息的采集及复核等工作,服务我馆的展览、社教活动开展。

 

基础工作,笃行不怠。古籍管理保护工作扎实有效,通过数字化保护、研究出版、展示宣教等多元化形式,落实国家《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荣获“全省古籍保护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开展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升藏品管理的信息查询便捷性、业务利用高效性。结合国家文物局相关工作要求,梳理完成部分馆藏名碑名刻和碑刻石刻文物的申报工作,对今后提升保护利用水平,深入挖掘价值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积极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作,馆藏商妇好贞卜甲骨推荐参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挖掘藏品资源进行再创作,与社会力量合作出版馆藏《青溪暇笔》书册,多渠道提升博物馆藏品影响及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图片组合4.jpg


(二)革命文物,查清家底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文保部加大工作力度,做好革命文物整理、筛选工作,主动挖掘革命文物精神内涵,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一是摸清底数。充分认识革命文物在见证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上的重要作用,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积极开展馆藏革命文物的系统梳理及统计、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红色标语革命文物共计2326件套的信息上报,统筹做好革命文物的管理、运用等各项工作。
 

二是评估定级。2022年在上级单位的统筹安排下,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专家团,对我馆荐选的75件革命文物进行评估定级, 共31件套革命文物列入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25件,大大丰富了馆藏珍贵革命文物数量。下一步文保部将依托革命文物类保护修复项目,提升定级文物的科学保护、信息完善、活化利用,探索系统完整、行之有效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方法。


馆藏革命文物评估定级.jpg

馆藏革命文物评估定级

图片组合6.jpg


(三)征集捐赠,纳新致远

 

藏品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征集藏品是构建博物馆永续发展的重要业务活动。2022年,文保部积极开展文物征集工作,鉴定入藏五代衡阳窑青釉鱼尾执壶和汉彩绘漆壶盖2件藏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征集10件山东人民生活发展变迁见证物,丰富了我馆现当代文物收藏,为之后的展览需求提供保障。


图片组合5.jpg


三、藏品研究

 

文物价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具有明显的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双重特征。开展文物价值研究,必须聚焦文物本身以及背后延伸的故事,挖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聚焦文物价值研究,活化利用文物价值,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转”起来、“智” 起来、“活”起来,更好地承担“大学校”的职责。

 

一是深入文物本体和延伸价值的研究,结合展览新理念,助力我馆展陈更新。完成了《馆藏古代工艺精品陈列改陈方案》《馆藏明清精品瓷器艺术陈列改陈方案》《万卷华章——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展》的大纲编写工作。

 

二是挖掘文物蕴含的特征元素,配合全馆宣传工作。推出“青博微课堂——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系列课程;编写从春节至重阳节的十余篇节庆海报文物介绍文章;向岛城媒体提供虎年生肖文物介绍性文章;为艺术类刊物提供馆藏文物图片和研究性文章;在《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化遗产日”专版,推送我馆文化遗产工作宣传文章。与中共青岛纪委合作,开展“文物里的清廉”短视频拍摄工作,再现文物中蕴藏的清廉风骨、清廉符号,多角度诠释清廉文化,弘扬崇廉风尚。


“文物里的清廉”短视频拍摄中.jpg

“文物里的清廉”短视频拍摄中


拍摄用藏品:清雍正青花云鹤纹砚台1.jpg

拍摄用藏品:清雍正青花云鹤纹砚台2.jpg

拍摄用藏品:清雍正青花云鹤纹砚台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新的一年,文保部将继续聚焦文物保护需求,坚持“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模式,有序推进抢救性修复、预防性保护、数字化转化系列工作,夯实藏品科学管理基础,加强文物综合研究与阐释解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青博故事续写新篇章、赋能新时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