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博物馆展览文案创作之“运算法则” (以青岛市博物馆为例)

2015-06-304553分享

作者:郑海燕


       公众共享博物馆藏品与知识需求地日益增长,推动了博物馆服务社会职能的时代强化,也促使博物馆内容设计人员向文博策展人方向迈进。特别是博物馆的原创展览与基本陈列相比具有策展周期较短、团队规模较小、展出时间有限等特点,这就要求临展文案创作者必须具备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多重立体的视角,以保证展览项目高质高效地运作完成。本文以数学运算法则“加减乘除”来比拟展览文稿创作中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试论文案创作者如何从多种角度审视展览文本,提高创作实践的标准与要求,进而推动原创展览水平的提升。 

一、加法:以内容设计人员的视角,诠释展览主题,搭建文本框架。

       展览文案撰写首先无疑是“加法”的过程。文案创作者作为项目核心人员,首先要从专业角度融入策展团队,在充分理解展览选题定位的前提下,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范围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动态、文字资料、文物资料、照片和图资料、多媒体设备内置资料等”[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框架设计和文本编写,以保证展览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和丰富性。

       2014年4月“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青岛举办前夕,青岛市博物馆推出了《撷芳雅颂——馆藏花卉题材珍品展》,让公众在欣赏植物百花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在博物馆体味到古人赋予花卉的丰富文化内涵。文案创作者依据花卉题材文物和与其相对应的中国花卉文化之间的巧妙关系构建展览框架,文字信息涵盖花卉的植物学范畴、社会学属性,花卉题材在古代绘画、古典文学、器物纹饰方面的应用等诸多层面。展览以多学科信息整合为基础,从多个层面为观众呈现出传统花卉文化及其蕴含的古典哲学思想。 

撷芳雅颂——馆藏花卉题材珍品展展厅一角.jpg

二、减法:以展览受众群的视角,撰写公众感兴趣、读得懂的文案。

       《国际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述,“无论受雇于公立或私立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均应认识到自己为取信于公众之人,具有为公众服务的义务”。展览策划是搭建知识与公众之间交流平台的过程,展览是否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简洁通俗的语言,关乎受众理解展览、获取信息的效果。博物馆从业者因其专业性,在文物、历史等研究方面较一般公众有着更多的知识储备和固有的思维模式。而展览传递信息的丰富度,不能简单等同于语言的密度,过多依赖专业基础往往容易使文案创作走入高、深、渊的误区。

如何通过多种手段调控展览信息量,是值得文案创作者思考的命题。青岛市博物馆的《淘土凝辉——青岛市博物馆新入藏品展·瓷器》定位于“对瓷器艺术的审美体验”,尝试简化文字说明的教化作用,仅以关键知识点为核心,辅以简明的器型图示,让观众在轻松、易懂的信息环境中观赏瓷器之美。而更多的展览背影和文物知识则依托官方微信开发出一套展览延伸阅读系统,同时印发知识册页予以补充。这是一次在充分定位展览受众群,分析受众参观心理,尊重受众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做出的尝试。立足观众视角审视文案,去粗取精,摒弃文字说明中晦涩难懂的语言和繁缛复杂的逻辑关系,注重文字的感染力和启发性,强调参观过程的审美体验效果,更容易激发出公众的阅读兴趣。正如“摄影是减法的艺术”,做好“减法”将使展览文案闪烁智慧的光芒。

三、乘法:以形式设计师的视角,完成展览大纲到设计脚本的升级。

       展览最终是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出来的作品,从平面到立体,是将知识视觉化的过程。对策展团队而言,原始的展览大纲往往过于简单,不足以充分传递策展要点。要让设计师更好地领会展览立意,权衡展览比重,达到事半功倍的目标,就需要文案创作者结合场地条件、布展要求、辅展图文安排、多媒体装置以及互动项目设置等因素,将展览大纲概念性地视觉化升级,使其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青岛市博物馆的《我们的生活——青岛市民建国后老物件收藏展》定位于从市民生活变迁看祖国发展。在构建展览框架时,文案创作者就将展品征集情况、展厅结构、展示方式、展具安装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最终确定不以惯有的时代进程为序,而是将人生发展历程作为主线,以“金色童年、火热年华和醉美夕阳”三个单元,讲述老百姓的人生故事。这种架构方案让“儿时的粉笔跳房子”、“结婚必备的三大件”、“晚年树荫下的悠然棋局”三个展览场景得以呈现,增强了展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追忆感怀。在展览文案中明确文字信息的主次关系,有助于设计师以艺术手法安排好信息层级和空间布局;明确各单元重点、亮点,有助于设计师把握设计要点,强化展览的张弛度和节奏感,让展览作品感染力倍增。 

我们的生活——青岛市民建国后老物件收藏展.jpg

四、除法:以博物馆管理者的视角,保证展览主题高度和整体实施的可行性。

       博物馆展陈的“筹展和开放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设计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必须服从大系统的整体目标,必须与其他子系统互动配合,必须输出符合大系统目标要求和其他子系统功能要求的优质产出”。[2]在文案编写中,能否让大宗的展品与大篇幅的说明文字始终紧紧围绕展览主题,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文案创作者除了专业性的思维外,更要有全局化的视野。正如数学概念中的“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每个展览都“有着明确的传播目的和宗旨”,敢于去除多余繁冗的语言、离题较远的部分、模棱两可的展品,充分把握展览核心,才能在有限的展示空间中突出展览主题思想、价值取向,做到信息传播和主体思想的统一。

       青岛市博物馆举办的《探秘——青岛考古与发现特展》以展示青岛考古事业发展及成果为主题,策展之初希望展览结构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在阐释考古学知识、介绍国内考古现状的基础上,展示青岛考古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果。但以此构建出的展览层级较多,容易造成重点模糊的问题,因此,文案创作者压缩了考古学知识介绍的篇幅,删除了国内考古发展现状的单元,在有限的展示空间中凝练“探索青岛考古领域”的主题,并突出青岛水下考古工作亮点,收到了令人满意的展示效果。

       此外,文案创作在主题思想指导下铺陈开来的同时,还要与本馆设施条件、经费预算等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天马行空的创意,强求过大过全,造成文物与展厅条件的不匹配、资金保障上的制约以及外借文物落实上的问题等困难,增加反复论证的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展览立意的深化与强化。

       上文所述是笔者在文案创作实践中总结的基础性思维模式。当然,多元化的视角不是固有而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展览主题要求、受众群分析等因素灵活变通。展览文案创作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劳动,视角多元、理念创新、思维开放,都是一个好展览的生命之源。伴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文博人将一直前行在提升博物馆展览文化价值的道路上,探索文化传播的真谛。

 



[1] 齐枚:《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 文物出版社 2009年4月 第1版

[2]宋向光:《陈列内容设计文本的特点及编写》中国博物馆 总第94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