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文物承接有序 收藏后继有人——李经泽先生代表李汝宽家族连续九年向青岛市博物馆捐赠珍贵藏品

2017-11-304933分享

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17年11月21日 第3版)

作者:韩晓

 

       自2011年著名考古学家、收藏家李汝宽先生在青逝世,李氏家族第二代继承人李经泽先生每年都会在10月14日——李汝宽先生的诞辰之日前后向青博捐赠家族藏品,以此承继先父遗志,同时也是对李氏家族与青岛及青岛市博物馆的不解之缘的延续。

       今年,适逢李汝宽先生诞辰115周年,87岁高龄的李经泽先生再次如约而至,并向青岛市博物馆捐赠家族珍藏明嘉靖剔红狮子戏绣球纹盘。这也是李氏家族继2009年以来,连续第9年捐赠给青博的第25件珍品。

日本回流,墙内开花墙外香

       谈到这件漆器的由来,李经泽先生透露,这是他几十年前在日本收购的,“中国文物中,漆器是比较冷门的,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在国外,大多数的漆器都在日本私人手里,日本藏家自己一年也就使用一两次。”盛放漆盘的外盒有一侧写有“唐物堆朱香盆”,“堆朱”在日本就是指“剔红”,由此可见,此盒于日本制造。剔红,也叫雕红漆,红雕漆,是中国漆器工艺的一种,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

       李经泽先生此次捐赠的这件明嘉靖剔红狮子戏绣球纹盘,直径16.2cm,盘圆形,漫浅式,圈足。通体黄漆地雕朱漆纹饰,盘心雕绣球,四只狮子环绕嬉戏,憨态可掬,辅以祥云、杂宝,外壁雕四季花卉。底髹褐漆。此盘纹饰繁密,刀工繁琐,带有云南雕漆风格。狮子戏绣球是传统吉祥纹样,象征权力与威严,狮子又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因它为兽中之王,可镇百兽,有辟邪的作用。在漆器工艺上,体现了明嘉靖时期崇尚纤巧华丽、繁缛细腻的时代风格,是一件难得的精品。

       李经泽先生曾想按“盘”索骥,探寻这件器物的确切来历,但是“去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有查到。”

       初心难忘,助青博建立完整漆器代际序列

       李汝宽家族与青岛市博物馆的渊源,始于2009年。彼时107岁高龄的李汝宽老先生结束海外旅居,落叶归根于青岛安享晚年已有数年。而当时的青岛市博物馆仅有少数馆藏漆器于“百工奇技”展厅中展出。回青探亲的李经泽先生后来到青博参观,机缘巧合与时任副馆长石建民在展厅相遇并且谈到青博漆器馆藏的境况,发现其时青博漆器大多为清代与民国的民间传世品,代际脉络不齐,且缺乏代表性精品。当下,李经泽先生便决定为家乡的博物馆收藏尽份心力,针对青博馆藏“短板”首次捐赠的 “明嘉靖剔红双龙戏珠纹盘”便轰动了整个岛城。

       而这次捐赠,只是个开始。仅09年,李经泽先生就三度向青博捐赠包括国宝级文物“明永乐剔红亭阁人物博弈图盘”在内的六件宋、元、明漆器。至17年,共捐赠包含漆器、瓷器、三彩等器物25件,其中“明永乐剔红亭阁人物博弈图盘”更被定为一级甲等文物。一个家族向同一座博物馆多次捐赠具有极高历史研究与艺术价值的大批文物,在国内博物馆界亦属罕见。为此,青岛市博物馆史无先例的于2015年开辟了李汝宽家族捐赠陈列专厅集中展示这些曾经的家藏重宝。

       李经泽先生在捐赠现场再次谈起多次捐赠的初衷:“我的父亲一直有建造一座博物馆的夙愿,但未能实现。很多博物馆则是收藏的漆器不多,或者断代不清,通过捐赠倒不是为了博物馆,而是为了让大家伙儿都能看看……”在李氏家族的善举帮助下,青岛市博物馆的漆器藏品逐渐建立起了完整的时代线条,从战国到清朝,从彩绘到雕漆,漆器的发展沿革在展厅里逐年清晰起来。

       言传身教,收藏事业后继有人

       正如我国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国内许多文物收藏者面临的最大困境便是“后继无人”,然而李经泽先生却不无庆幸的提到,“我的儿子现在已经开始继承家族收藏事业了,我的孙子也对这行很有兴趣,今年他已经跟我去看过香港的拍卖会了”。这种庆幸,不仅来自于深厚的家学渊源,更得益于一辈辈的言传身教。至今,李经泽先生提到父亲过去学徒的经历时,仍然如数家珍;在对子孙的教育方面,虽不会刻意强求,但却时刻注意引导,以行代言,知行合一。“一个人收藏的再多,将来也不能带走……”朴素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这种教育方式也很值得博物馆借鉴。相信在老先生的教育和感染下,李氏家族的收藏事业必会更上层楼,与青博的缘分更是历久弥深。李氏家族是“藏宝于国”、“施惠于民”的践行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人,这种“不甘藏韫椟,珍赠泽桑梓,与众共赏之”的崇高精神境界,值得每一个人尊敬。

       自青博建馆以来,百余次接收到全国各界捐赠各类藏品,青博皆根据严格的管理流程筛选、入藏、定级、保管、研究、展示,并不断的提升文物保存及展示环境,为的不仅是对“物”的守护,更是尊重背后“人”的情感。青博一直秉承“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信条,不仅在馆内设置“青岛市博物馆捐赠者荣誉录”褒扬捐赠者善举,并在展览的藏品说明牌中标识捐赠者的信息;更持续积极探索开拓博物馆对藏品捐赠者的优待服务模式,保持博物馆与捐赠者极其家族后人之间的常态联系,让更多的人关注文物捐赠者,让更多的文物捐赠者走进青博,并借此更好的褒扬“藏宝于国 施惠于民”的捐赠精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