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漫话鼻烟壶

2017-11-305319分享

作者:卢志远


       摘要:鼻烟壶是玉石、瓷器,料器、漆器、珐琅、金属、牙角和绘画、书法、雕刻、镶嵌等工艺相结合的艺术品,是我国清朝时期工艺美术的缩影。自问世以来,就成为海内外收藏者争相追逐的宠儿。鼻烟壶的制造起始于康熙年间,他的发展与发展与其具有的社交功能的特性和国内外工艺技术的交流密不可分。至乾隆时期鼻烟壶的制作艺术达到顶峰。

       关键词:鼻烟壶  发展  交流  乾隆时期  内画鼻烟壶

       鼻烟壶是玉石、瓷器,料器、漆器、珐琅、金属、牙角和绘画、书法、雕刻、镶嵌等工艺相结合的艺术品,是我国清朝时期工艺美术的缩影。自问世以来,就成为海内外收藏者争相追逐的宠儿。鼻烟壶问世之初,主要用来承装和使用鼻烟,随着人们对鼻烟的喜爱而兴盛发展,后演变为具有社交功能的工艺品,甚至用来做夸富斗有之用。

       鼻烟在明代晚期从欧洲传入我国,当时相传具有药用价值,由于价格昂贵,又因宫廷大臣的反对,所以开始并未广泛流行。清代康熙即位时,在与欧洲传教士的交流中,对鼻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宫廷中开始流行使用鼻烟。当时国内一般使用药瓶储存,欧洲用鼻烟盒和鼻烟瓶盛放鼻烟,使用上不符合国人的习惯。于是清宫造办厂开始为宫廷设计制造专门的鼻烟壶。著名学士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曾有如下记载:“近京师又有制为鼻烟者,云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以玻璃瓶贮之。瓶之形象种种不一……,皆内府制造,民间亦或仿而为之,终不及。”

       清代鼻烟壶的发展与国内外的交流密不可分。在制作工艺和艺术造型上广泛吸取了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绘画、玻璃、金属工艺和画珐琅艺术。在记载中,清代早期曾邀请多位欧洲的艺术家和工艺技师到中国宫廷任职,如郎世宁、吉雷迪尼以及格雷弗雷等,他们训练中国画家、工匠或在造办厂担任匠役长,这些做法对促进东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康熙时期虽然开始制造鼻烟壶,但生产数量有限,以料器和瓷器为主,珐琅鼻烟壶极为珍贵,传世数量不多。雍正极为喜爱鼻烟。即位时,对鼻烟壶的制造更为积极,对材质和装饰题材要求严格,样式上推陈出新。在他的直接参与下, 形成自身特有的风格和造型,艺术上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乾隆时期鼻烟壶的生产进入全盛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造办处的档案中还有他亲自审定制作的黑地白梅花和红地白梅花鼻烟壶的记载。乾隆是一个热爱艺术的皇帝,他即位时天下太平,物阜民丰,手工艺制作在承接了雍正时期的造型和艺术的基础上迅猛发展,达到清代工艺美术发展的高峰。乾隆还是位鼻烟壶鉴赏家,在他的推动下,鼻烟壶的种类大大增加,各类材料无所不用。此时生产的玉质鼻烟壶做工精细,设计巧妙,俏雕之法就是由此时期出现。由于乾隆自己的爱好和各级官员的奉迎,此时鼻烟壶在数量上空前绝后,样式无奇不有,风格镂奇错彩,鼻烟壶的制作艺术在此时达到顶峰。

       除了宫廷鼻烟壶工场外,民间的鼻烟壶制造也在繁荣发展。广州作为当时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在与外国商人的交流过程中,鼻烟壶的工艺和制作也趋于繁荣。一是广州有大量外来鼻烟盒可以借鉴;二是广东抽烟和吸闻鼻烟甚为流行;三是广东手工艺丰富多彩,技艺高超,促进了鼻烟壶艺术的发展。各种玳瑁、砗磲鼻烟壶就是广州特有的产品,各类竹雕、木雕、根雕鼻烟壶也是广州的特色产品。对外贸易的繁荣还促进了广州外销瓷鼻烟壶和画珐琅鼻烟壶的发展。为了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他们广泛的借鉴国外商船带来的铜版画、绘画、印刷品、摄影照片等,对外来文化的融合更加迅速和紧密,很多鼻烟壶的造型就是借鉴了欧洲金属器物的样式。当时,大量匠师齐聚广州,生产各种鼻烟壶和其他工艺品。广州的画珐琅器制造比造办厂还要早两年时间,也是因为广州商人更早的接触到法国的珐琅器并进行模仿外销的原因。清朝时博山料器的产量居全国之首,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据《琉璃志》记载,在康熙初期就有生产出口的料质鼻烟盒。清代博山料器匠师在生产中吸取先进的技术,制作上积极创新,生产出许多具有特色的料质鼻烟壶,如套料鼻烟壶就是在学习玉器的雕琢方法后发展出来的。博山优秀的工匠师进入造办厂当工匠,后又回博山继续制作料器,在交流中促进了料鼻烟壶的发展。在全国还有很多制造特色鼻烟壶的地区,如内蒙古出产的金属鼻烟壶是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金属工艺是蒙古族的传统工艺,金属鼻烟壶能够方便的在马背上使用,不必担心像瓷器料器那样损坏。西藏地区的鼻烟壶具有浓郁的藏传佛教风格,银质的鼻烟壶上镶嵌各种宝石,非常华丽。另外景德镇的瓷鼻烟壶以及辽宁出产的琥珀鼻烟壶等也各具特色,对鼻烟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乾隆以后鼻烟壶的艺术发展和制作工艺开始衰落,制造数量虽然有所增多,但许制作工艺失传,技术上无法复制康、雍、乾三代的盛况。如画珐琅鼻烟壶在嘉庆以后仍然制造,但数量和质量逐步下降,无法赶上前代。清朝中后期鼻烟壶在制作上仍有新奇的工艺出现。道光年代生产的瓷塑鼻烟壶以及道光窑鼻烟壶在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以蝈蝈为素材的鼻烟壶最为著名,神采如生。在清朝末年新发展起的内画壶,开创了鼻烟壶艺术新的形式。这是一种集书法、绘画和造型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用特制的毛笔由透明的壶内书写或绘画,非常精美佳妙,符合古代文人的情趣。自光绪年间开始名家辈出,内画的题材广泛,技艺高超。当时最著名的匠师有周乐元、马少宣、丁二仲、叶仲三等,他们带动了内画工艺的发展,这种艺术品至今仍有制作。此类鼻烟壶适合赏玩,如盛鼻烟会使颜色脱落。至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卷烟的流行加上吸鼻烟的社交作用减弱消失,鼻烟壶的制作日渐衰退。如今,精美的鼻烟壶成为了收藏家收藏品鉴的精美艺术品,已没有了原来的功用。

 



参考资料:赵汝珍《古玩指南》

          赵之谦《勇庐闲话》

          朱培初、夏更起《鼻烟壶史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