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就“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的几点思考

2017-12-204652分享

作者:孙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参与青岛市博物馆近期举行的“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阐述了我馆这一活动进行的基础、方式、以及在校园内取得的巨大良好反响,并由这一活动所引起的思考、反映出的亟待完善的各个方面及如何完善的各种方式方法。

       关键词: 活动;教育功能;宣传力度;思考

       教育功能作为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现今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很多的人认为:对社会履行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博物馆对自身认识的提高与更新是博物馆理论发展日益成熟的表现。

博物馆正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实践和强化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其中博物馆向学校推行其教育功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我馆近期正在开展的“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就是走进校园推行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一项体现,此项活动自从开展以来,反响良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而笔者在参与此项活动中, 也是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有了以下的几点思考:

      首先,“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的进行,是博物馆改变以往 “自命清高”、“孤芳自赏”的相对自我封闭状况,走出去主动宣传推介自己,积极融入社会中,争取更多生存机会的一个体现。虽然以前博物馆也走出过大门,到过社区等地进行宣传,但博物馆作为一个特殊的学校,最重要的宣传自己的方向还是面向学校,开发学校观众的潜力,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努力把学校开辟成宣传、展示博物馆自身的文化阵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学校也已意识到博物馆的特殊作用,把博物馆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配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博物馆与学校正是达成这样的共识,才有了双方联合办学合作的良好基础,也才有了“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的顺利进其次,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不应只是简单、生硬的给学生讲解文物知识,而应是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给学生们传授文博知识。在“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之前,我馆也曾初步进行过文物知识进校园的活动,但由于当时只是简单常规的进校园对学生进行讲解,所以反响平平,收效甚微。而这次的大规模进校园活动则是在总结经验教训,并认真研究了学生学校的各项特点后采取的行之有效的进校园方式。像我馆这次走进校园绝大部分走进的是小学,就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特别选取了“书的故事”这个易于理解,与同学们学习息息相关的课题作为教授内容,通过书的演变,各种书籍的装订等方面,来讲授古书的发展过程。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领会内容,还特别将内容制成了幻灯片,并在幻灯片的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卡通人物和卡通文字,以进一步提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另外,我馆还将特色互动项目——木版年画的制作特别送进了校园,同学们可以亲自尝试去制作自己喜欢的年画,而每一份年画的完成都使同学们特别具有成就感,不但增加了同学们学习的乐趣,也使同学们对于博物馆更具好感和好奇心,从一个侧面宣传了博物馆,由此也更进一步证明了只要活动具有亲和力,真正贴近学生,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也才会真正实现“文化列车进校园”宣传与教育的目的。

       再次,我馆的这次“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初步取得了成功,并反响良好,但这一活动对于我馆来说仍然属于起步阶段,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加规范完善:

       1、针对学生群体的调查研究工作。这次走进校园就针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因而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的进校园内容受到了广大小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这次的调查研究只是针对小学生的,要使今后“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强,针对学生群体的调查研究就要更细致,首先是要调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喜好,要细致地划分出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同的需求,在今后走进不同年龄段的学校时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开展。而对于学校也要细致地进行分类调查,如普通高中该准备什么内容,职业学校是否要根据它们的职业特点准备不同的形式,内容?大学准备的内容是否应更深入一些,在今后的进校园活动中都应加以考虑和实践。

       2、这次走进校园的活动采取了知识传播和与观众互动交流形式的结合。这种形式既传播了“书的故事”的内容,又通过木版年画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但实际上走进校园的活动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此,它可以是学术性的,也可以是普及性的,可以结合陈列展览进行,也可以独立成系列。可以是讲座形式,也可以是学习班形式。在技术手段方面,这次运用了幻灯片,但今后可以更加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播放视频,图片动态演示效果等,并通过电脑或数字化投影仪以获得更为直接的效果,增强感染力。在内容上需要更加突出以传播人文知识,宣传和演绎与文物有关的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将文物以及物化的历史以各种形式直接带给学生。在题目和内容的设计上要刻意区别于一般的学术讲座,突出科学性,强调知识性,注重趣味性。要求题目通俗易懂,内容引人入胜;题材广泛,主题鲜明,语言生动,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化兴趣和业余爱好。

       3、“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的人才梯队建设应加强。

这次我馆“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的老师绝大部分使用的是本馆的工作人员,还有部分的志愿者,尽管这部分人员的文博知识非常全面,但由于以前没有进行过此类活动,应该怎样根据此项活动的特点进行讲授,大家还是显得有些生疏,但短时间内大家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讲授的内容,反复研究、试讲,最终 克服种种困难达到较高的水平并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教授。而今后,随着“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重要性的增强,它必将作为一个长期并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活动经常走进校园,所以从现在开始重视培养走进校园方面的专业人员使大家能够熟练掌握活动的特点和讲授的内容。在人员的选择方面,除了要从我馆的优秀工作人员、志愿者中进行选拔以外,社会上一些优秀、积极地愿意参加此项活动并有空余时间的社会人士也可以吸纳进来参加,选拔出来的这些专业人士要全程参与此项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调查研究、内容设计、内容选择等,以便能够真正掌握此项活动的特点,每个人可根据自身不同的特长专门负责“走进校园”活动的某一方面。另外,走进校园讲授的人员还要根据每次进校园活动的不同内容反复揣摩、定稿、试讲,馆里可请专业的老师对他们的试讲进行指导;为充实这些人员的知识层面,可定期为这些人员举行讲座和培训,讲座和培训不仅包括文博知识的各个方面,还包括走进校园的内容、形式设计,讲授方式等,不同负责的人员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学习培训,并且馆内还可根据每次走进校园的不同形式内容进行有目的性的各方面培训。 “文化列车走进校园”各方面人才的培养也要不拘泥于馆内培训,可以到各个兄弟馆中进行联络、沟通、交流,可以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我馆“走进校园”整体队伍各方面的水平。总之,培养目标就是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列车走进校园”策划、讲授队伍,从而将最精、最好的文博知识用最好的方式传授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4、“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应通过各种方法加大宣传力度。

       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双方的共同意愿是“文化列车走进校园”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基础。而这种双方共同合作的良好意愿必须要坚持长期稳固地发展下去才会使“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有良好生长发展的土壤。可见,宣传在“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学校对于“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并不是十分了解,也不是十分情愿将“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引进校园,也并没有许多学校主动联系这方面的活动。针对这种情况,要使“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更稳固健康地发展下去,加大宣传力度也就势在必行了。笔者认为,加大宣传力度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1)、派专人到校园宣传“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派去的人员可分小、中、大学校分别带去许多我们制作精美的宣传册页,分发给老师、学生,使大家了解这项公益性活动对学生的益处,引起大家对此项活动的兴趣。(2)、借助媒体的力量。可通过馆内联系报纸、电视等,刊登“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的信息,或在博物馆网站中反复刊登进校园的内容,相信强大的媒体和网站定能使“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最大程度地得到宣传。(3)、本馆的志愿者中不乏一些学生和重要的社会人士,可适当地把宣传的重任交与他们,学生们可到学校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尤其是志愿者中以大中学生居多,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适当打通对中学、大学的宣传渠道;社会重要人士人脉比较广,他们可以在亲戚朋友,工作中或与自己有关系的学校中宣传,从而逐步达到我们所要的宣传力度。  

       以上就是笔者亲身参加“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的一些感受和思考。希望这些想法能对今后更加完善 “文化列车进校园”活动的各项细节,提高整个活动的影响力和力度而有所裨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