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古代趣味运动会”——“抖空竹”

2018-03-2910786分享

       “杨柳活儿,抽陀螺。杨柳青,放空钟。”午上青博,丝丝微凉清明雨挡不住青博馆里洋溢的春意。“春风吹,心儿飞”,上午十点,青岛市博物馆第三届古代趣味运动会拉开序幕,这一届的主角儿就是“空竹”。

       雨将歇,乐声起。伴着轻快的伴奏,博物馆教育员的声音从圆广场响起:“中华有玩物,雅号曰空竹。头尖肚大腹中空,能容东西南北风。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发出响声,所以又名“风葫芦”。早在三国时期空竹便出现在了曹植的笔下,抖空竹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jpg

       原来这小小的空竹有如此大来头!而来自青岛市民俗体育协会空竹协会的专业团队老师们的加盟可谓锦上添花。

       “双头”空竹飞转,呼哨声震环楼宇;“呼啦圈”空竹飞旋,翻江倒海任翻腾;“片龙”空竹飞舞,大鹏展翅龙穿行。当九条飞龙齐舞,气势壮观,令现场观众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更有一线二、顶杆等高难度技巧表演相继登场,头顶高达数米的长杆在风中巍然不动,而杆尖上的空竹却能够轻巧飞转。现场观众们无不惊叹于表演艺术家们的高超抖空竹技术,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

2.jpg

       每年一度的青博古代趣味运动会一直旨在公益免费全民参与,今年也不例外。精湛表演后是观众体验和现场入门教学。小朋友们早已迫不及待,老师们边解释着空竹的组成,边手把手带着小朋友们抖起空竹。提、拉、弹,即使从未上手,小朋友们也很快找到感觉,有模有样地耍了起来。大人们也耐不住好奇心纷纷加入,挑战更高难度的“片龙”空竹。别看空竹在老师手里轻松服帖,可真亲身体验才知道:旋转、跳跃,我只敢闭着眼!瞧那位甩着胳膊的女士,开心地被不听话的片龙缠成了“粽子”;健硕的爸爸身先士卒,把空竹甩出了上阵杀敌的气势;绿衣服的大学生小姐姐经过几次练习,也终于与红色的彩旗融成了一幅奇美的画卷。

5.jpg

 7.jpg

       在博物馆里共同体验抖空竹运动,让更多的人得以近距离的接触到空竹、了解传统文化、爱上空竹运动。在悦耳的空竹声中,爷爷奶奶们欣慰的笑脸,爸爸妈妈们骄傲满足的笑靥,孩子们好奇沉醉的笑容,这大概便是传承吧……

3.jpg

       今日份的趣运会就到这里啦,明天汉字溯源,自编竹简,青博馆里继续约起来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