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还记着小时候时常在街边、庙会看到的泥人或者面人,满手皱纹的老师傅总是笑呵呵的,挑担提盒,走街串巷,像有魔法般从老旧的箱子里一个又一个的变出唐僧师徒、十二生肖、才子佳人、将军神仙还有各种飞禽走兽,那时候也总会忍不住软磨硬泡地向长辈讨要。而巧手的师傅当真就是用几块彩色的泥巴、面团团现场制作,感觉亲切和蔼地唠了三五句嗑过后,就已经按照你的要求,一模一样地捏出个色彩鲜艳、活灵活现的泥(面)人形象来。
青岛市博物馆“国韵学堂·技艺密码”系列活动在五一劳动节当天,继续解密行动。世间本不缺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呈现美的巧手慧心,美丽的生活要靠勤劳灵巧的双手来打造。上午10点,青博特别集结了一帮热爱手作乐趣的人们,寻找儿时的记忆,传承古老的技艺,动起手来去体验古代劳动者的智慧——DIY软陶娃娃胸针。
这次我们用的并不是老辈人们使用的陶泥,而是现在的一种更常用、更高性价比的2.0版本——“软陶”进行泥人制作。它的韧性好,烧结温度低、烧成不易碎等等,特别适合装饰品制作。在专业泥瓷老师的指导下,大家通过揉土、造型、配色、质感几个步骤对软陶进行加工,最终一件件独一无二的手作相继诞生,每个参与者都用自己的双手在现场都制作出一到两个工艺品。只有核桃大小、看似很简单的小玩意,亲自上手才知:哎呀,娃娃嘴画糊了,胶流到娃娃脸上了,鼻子掉了!这才真切、深刻的体会到手工活、手艺人的不易,更由衷对古代技艺、对传统文化生出满满的敬意和爱惜守护之情。
“人们可能只知道泥人张、面塑、兔儿爷等,但却从未体验过他们的制作过程,通过这次活动让人们认识、了解了这项技艺,很好。还可以激发一下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热爱上他们。”一位带着孙女参加活动的老爷爷说。“其实看今天用到的材料,淘宝上就能轻松get,会了(软陶制作)之后现在脑子里一大堆灵感,特别想马上把自己的宿舍大改造一番!”一个大学生拿着自己做得很可爱的胸针信心满满地计划着。
青博的劳动节果然不一样!原来,劳动也可以这样身心愉悦,仰取俯拾,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