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国学公益大讲堂第九讲——《周易》入门:象数与义理

2017-06-252732分享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炎黄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学习《周易》,对于培养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处世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6月25日上午9:30,我馆与慧源国学公益基金联合主办的国学系列讲座之第九讲——《周易》入门:象数与义理,在西区三楼“国韵学堂”准时开讲,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王术臻老师通过图片和演示,向听众深入浅出地介绍《周易》,引导听众入门。

      

   历来被奉为中国文化先祖的《周易》,作为一部融合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巨著,它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王术臻老师首先就《周易》的性质和内容构成做了综合性的介绍。王术臻老师引导大家正确地认识《周易》的占卜功能。古人原来是依靠数理推演来决定做事的方向,做事并非简单地依靠占卜。古人占卜主要是“以神道设教”。王老师指出,占卜主要是一种文化,明智的人应当区分习俗、迷信与宗教。

      

   《周易》蕴含着关于天、地、人的深刻道理,细心研读、体会其中的教诲格言,有助于现代人在为人处世上少犯错误,趋吉避凶。《周易》义理选讲一节中,王术臻老师重点讲解了“体四用三”思想,婚姻观、家庭观两方面内容,指出在家庭、择业上要知足常乐,男女相处首先应有主见,治家要“先温情后威严”。讲座进入互最后动环节,对于想继续深入了解《周易》的听众,王术臻老师推荐了四本必读的书目,分别是南宋朱熹注解的《周易本义》,明代来知德《周易集注》,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以及民国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