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国学讲堂第十讲——佛教起源及其东传

2017-07-182761分享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传播之广内容之妙深入人心,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馆正在展出的《妙境梵音——青海藏传佛教艺术展》,716日上午特地邀请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李传军副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关于佛教起源及其东传的讲座。


  


  讲座伊始,李老师从宋代苏东坡、清代曹雪芹的文学意向入手谈起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的影响深渊,介绍了佛教的起源地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以及古代印度气候对佛教产生的影响。李老师从婆罗门教的分层讲起,认为它将社会分为四个阶层,人分为四大种姓,人生分为四个阶段。

  第二部分李老师介绍了佛陀的生平出生时的十种瑞象,年少时已掌握多种学问和技艺,经历6年游四门,期间偶得豁然大悟,菩提树下49天获得一种无上智慧即真理。从五比丘到五千弟子的形成,佛用尽毕生之力在所到之处传递众生平等,形成了佛教后来的大范围传播,最终达到涅槃境界,完成了彻底的解脱,他的大法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传遍世界各处。


  


 
第三部分李老师重点剖析了佛教的教义世界的本质是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会永恒存在在人生上表现为生老病死,这种状态即为空同时空是事物不断变化的状态或本性,人们对事物的观念在本质上不具备完全的真理性,这种认识也是空。此外李老师还深入解析了十二因缘和四谛说这两种基本原理,利用这些原理对人生产生智慧的引导。

  讲座持续2个多小时,全场座无虚席,李老师妙语连珠,结合当下国人心态为大家解答了很多佛教疑难问题,让听众了解到佛教的内涵,得到人生启迪的智慧。


   


  《妙境梵音——青海藏传佛教艺术展》正在展览中,欢迎大家来青博参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