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国学公益大讲堂——《如何学习国学经典——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举隅》

2017-09-242806分享

      9月24日上午9时许,由青岛市博物馆与慧源国学公益基金共同举办的国学公益大讲堂第十四讲:《如何学习国学经典——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举隅》在我馆“国韵学堂”如期举行。本讲由专门研究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青岛大学文学院栾贻爱老师主讲,讲座吸引了许多家长携子到馆参加。

        

 

      讲座主要围绕“如何学习国学经典、国学经典的特点及如何学习国学经典”三个问题展开。开篇伊始,栾老师先浅谈“加强中小学学习国学经典”现况,表明:国学经典多为文言文体,思想深邃。所以学习国学经典不可急于求成,不可囫囵吞枣。栾老师还提到学习国学经典会增强我们的国家认同感,增加孩子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而这也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亦是未来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 

        

      梁启超曾列出国学入门书目最低限度,主讲人栾贻爱还带着在座的各位纵览各朝代研读经典的代表方法,并着重讲述了韩愈的“提要勾弦法”和朱熹的“三到法”。并详细介绍了朱熹的六个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由己及人,向在座的人推荐了自己阅读钻研国学经典的心得:弄清楚,有感觉;遵序列,讲方法;多积累,常运用;多交流,常体验。针对循序渐进的研读国学经典提出建议:第一步先读我们和我们学过的文言文难度相近的《论语》、《孟子》、《孝经》;第二步再读《春秋三专》、《诗经》;第三步读“三礼”、《周易》、《尚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