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我馆优秀志愿者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顾晓梅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文学·器物》的学术讲座。器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人文化成的集大成者,人类文化的层次、观念与制度皆与之密切相关。
顾老师以青铜与礼制文化引出本场主题,随后又以亲手所制的端午传统节庆物件为例,介绍了日常民俗物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揭示出器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器物从形到神博大精深。她以专业志愿者的角度,介绍了器物与观者存在着精神与心灵的交融、现代与历史的交流。她又以自身体验的心得,辅以青铜器、漆器、陶器、瓷器、服饰,建筑等图片,深入解析了各个朝代的经典器物,其背后暗含了不同的技术、功能、精神、审美、艺术。日常一些生活器物表现出人类精神生存过的痕迹,人创造了物,物又反过来影响人,不同的器物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
器与道的关系,顾老师着重讲解了哲学史上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诸多论点,比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比如器与道本为一体等等。中国古代善借器物来明道,文以载道,言为心声,因而文学和器物天然相关。顾老师以李清照之词和红楼梦为例解释了文学作品中的器物美学与其人物地位身份家庭背景的关系,作者对器物了解关注,将其融汇在作品里,可使艺术世界具体而生动,我们欣赏者多了解器物美学,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
顾老师作为青博志愿者长达六年之久,其专业知识和美学修养让在座的听众们受益良多,她语言幽默且有力,字字玑珠,讲座期间大家积极互动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