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折剪锦绣乾坤,方寸之间尽显无限创意”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剪纸种类当中的窗花,更是逢年过节便更换窗纸并贴上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感受中华传统文明,传承非遗物质文化,那就来青岛市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剪一剪。
大年初六是春节假日中的最后一天,青博也在春节七天乐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天压轴推出大“鸡”大利——非遗传承剪纸体验活动。在春节推出的《吉年酉福--鸡年生肖贺岁展》中,“鸡剪纸”深受观众喜爱,而今天的活动中,也邀请到了剪纸达人,原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青博的优秀志愿者顾晓梅老师,为报名参加活动的观众教授剪纸工艺。
活动开始还没开始,顾老师和观众们就已经在展厅早早的准备好了,顾老师更是拿来了自己的剪纸集同大家分享。活动开始顾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传承民间工艺,剪纸的种类以及剪纸的纹饰,看到顾老师剪下的活灵活现的小鸡,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终于按捺不住,纷纷开始跃跃欲试。拿起剪刀,顺着勾勒的线条进行裁剪,看着孩子们剪很多家长更是要求自己也要试一试,在剪纸活动中,理解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感知与体验是无比快乐。最后,一只只活灵活的小红鸡在大家的巧手中完成。家长和小朋友纷纷表示:“真正要剪起来可不容易啊!”
“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红纸落吉鸡,随着非遗传承剪纸体验活动的结束,春节七天乐“年色儿*年味儿”系列活动也落下帷幕,小编在这里祝各位博粉儿们新的一年,大“鸡”大利,工作顺利,我们正月十五再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