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市博物馆里“迎祥纳瑞龙凤文物展”、“狗年生肖贺岁展”、“翰墨真态行草书法展”三大特展和青岛史话等七大常设展吸粉无数,许多市民朋友举家出行,或约三五同窗好友,在博物馆里度过最具传统中国味儿的休闲假日。
志愿者队伍、开展社会实践的中学生与工作人员一起,承担起国宝守护传承者的责任,身着统一红马甲、披挂绶带,坚守在每个服务岗位,为观众提供咨询引导,与观众共享历史,征求观众意见建议,成为春节博物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听导赏、涨“姿势”、做手工,天天不重样的活动内容,有趣的、温馨的、美美的,竟然还都是公益免费的,手拿博物馆官微春节 “攻略” 参观的“超级玩家”大有人在。穿越历史长河,掀开文物神秘面纱,传承先人精巧技艺,领略华夏浩瀚文明,感受博物馆的“曲高和众”和节日的文艺范儿。
大年三十和初一两天,馆长为20组铁粉观众分别送出新春对联和青博文化“大礼包”,一早就有观众在门外排起长队,热情比抢红包还高涨。
初二“年年有鱼” 吉祥挂件布艺制作体验,感受中国谐音文化隐喻的古典美,把美好的祝福一针一线缝进小布鱼里,鲜艳的挂饰透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初三福“气”满满迎“旺”年活动,好彩头、合家欢,魔术气球制作的“汪”星人让小观众们爱不释手,还有专家文物导赏讲述“狗”题材文物背后的故事。
初四“龙凤呈祥”中国结更是老人、孩童、中青年的心头爱,一根绳线从头接到尾,百转千回,轮回圆满,解锁“技艺密码”,与古人情意相通,共吟千古绝唱“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初五萌狗窗花庆新春,阳剪、阴剪等剪纸技巧和窗花的小知识,还有亲手体验非遗技艺制作新春“礼物”,满满的幸福感。
热闹红火的博物馆,“活起来”的文物和历史,丰富的展览、接地气的活动内容和最近持续升温的文博热让我馆春节期间的每个活动场场爆满。热情的温度、幸福的笑脸、真诚的祝愿汇成博物馆里最正宗地道的中国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