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青岛,风朗气清,海风浸润、满眼绿色里,汇聚多国文化交融碰撞的多元、前卫、个性的气息,定格下“青岛”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特色。10月26日,青岛大学第十一届国际文化艺术节在青大国际学院如期举办,我馆作为多次参与的“老朋友”再次受邀参加了特色文化项目展示会和文艺演出。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之一,此次参展我馆携多项非遗技艺互动体验与极具中国文化元素的民俗活动表演、特色文创产品等亮相文化艺术节。浓郁地道的中国风,吸引了不少中外师生及校外游客驻足流连。
中国符号“皂”起来,多重体验嗨到“冒泡”
非遗技艺,凝连起中国民间的世俗风情与高雅文化。套色拓印的木版年画、铁笔绘丹青的葫芦烙画,还有以蓝靛等天然植物为染色剂的扎染技艺、中国画宫扇等,工艺美术老师们现场展示并教授体验,为观众们呈现了技艺精湛的指尖上的表演。DIY中国元素的手工皂,让外国师生们可以亲手制作印有玉玺、元宝、福袋、宝葫芦、财神爷等图案的小香皂,符号话的中国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趣味、流行、接地气的形式悄悄镌印在更多年轻一代甚至是四海友人的内心深处。
“歌舞”升平话“民俗”
“手动中国”的魅力挥洒于指尖,更刻画在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热情奔放的表达之中。伴着古装扮相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对传统民俗和非遗表演艺术形式的相关知识解说声,来自印度、朝鲜等国家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随“金蛇狂舞”的唢呐吹起,共同演绎了游龙戏珠的舞龙表演;还有“舞指”示范教学,同学们戴着大头娃娃,系着大红绸子,踩着“四步”扭起带有鲜明山东地方特色的胶州大秧歌儿,热闹喜庆的民歌、夸张喜感的造型一下子点燃了台上台下的热情。舞蹈语言的共通性,让此时此地的中外师生们表达着同样的喜悦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我馆带来的每年不同的众多传统文化交流体验项目,受到了现场观众们的热烈欢迎和高校方的高度肯定,接下来,装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动博物馆,将持续走进岛城的大街小巷,尽情演绎美丽中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