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胶澳日记”研学春令营: 少年历史体验之路

2019-05-192681分享

       喧嚣城市里的清凉初夏,独有的绿树浓阴,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在青博,有一群夏天般的少年,在经历他们别样的历史体验之路。5月19日上午,青岛市博物馆“胶澳日记”少年研学春令营第四期,通过青岛历史课程教学与线装手账本的手工体验,引领少年们感受青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体验古物制作的魅力,将百年青岛历史穿越之旅迈入新的篇章。        

1.jpg

2.jpg

       老师带少年们领略了青岛市二三十年代的人和事儿,首先是各个青岛地标的故事。小学员积极抢答青岛的地标建筑和殖民历史。原来延安三路之前的名字是天门路,是为了纪念曾经的青岛市长沈鸿烈,他在任期间修建了中国最年轻的名刹湛山寺;沈鸿烈是张学良的海军司令,“崂山事变”使他独揽了东北海军大权,张学良为解决军费问题又任命他为青岛市代理市长。芝泉路是为纪念段祺瑞,他在一战中出兵击败德军收复青岛。公主楼是丹麦王子为了迎接丹麦公主而建,可公主却一直没有来。青岛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简史,也在老师的讲述中娓娓道来。  

3.jpg

       紧接着是少年们期待已久的手工体验环节,通过学习如何手工制作线装手账本,触摸线装书的脉络,知晓了线装书的手工工艺及发展历史,体验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线装书需要“穿针引线”,老师演示了如何将线头隐藏于册页,要一鼓作气才能把纸钉稳稳地穿进去。根据成书的样式,右半部分缝制好,纸钉接连穿过两个孔后要环绕打结,以加固线装。少年们动手动脑,触摸传统,感叹古人的智慧,也更了解并热爱历史。线装书装订完成后,少年们自豪地举起自己的杰作,为自己掌握了新技能而骄傲,更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自豪。

4.jpg

       最后是小讲解员展示及辅导环节,他们各自在负责讲解的展厅认真演示着讲解服务,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讲解技巧,少年们聚精会神,聆听着老师的讲解辅导,为自己成为小讲解员攒知识,累经验。历经沧桑的文物与茁壮成长的少年相遇,历史沉淀与朝气蓬勃相遇,期待我们的小讲解员精彩夺目的讲解展示。

       研学春令营第四期课程圆满结束,小小少年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令我们动容自豪,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初夏清爽的风与温暖的阳里,孩子们与历史邂逅。在青博,感历史,悟真知,体验手工制作,励志奉献,茁壮成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