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代表了平稳、平和,象征着宁静,古人把“瓶”的谐音用在了“平”上,以祈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博物馆《“瓶”安喜乐——馆藏明清瓷瓶展》展期进入倒计时。展览通过呈现丰富多彩的瓷瓶,带领游客领略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管窥它们点缀下温馨祥和的生活图景。冬至已至,博物馆结合该展览,推出了创意彩绘素瓷瓶活动,使观众通过亲近瓷瓶制作流程中的相关工艺,在提升动手能力和培育审美素养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瓷瓶造型、纹饰的魅力,用色彩落下对生活平安喜乐的美丽愿景。
上午10点,预约参与活动的观众们与该展的策展人卢老师一起漫步展厅中,聆听策展人员的创意构思和心得体会。从瓶身的器型到历代皇室的喜好,从纹饰寓意到传世品的鉴赏,原来,安静温润的小小瓷瓶背后有那么多秘密和广袤的知识。赞叹之余,观众们情不自禁拿着手机咔咔狂拍,记录下心仪的瓷瓶图案、造型;小朋友们围住老师,叽叽喳喳天马行空的问题问个不停。
到大家最期待的DIY绘制环节,观众们纷纷发挥想象、仔细临摹,许多展厅中古代瓷器的绘画元素被“借”来为大家所用:窑变釉、喜上眉梢、青花五彩,孩子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让大人惊喜。也有另辟蹊径把漫威英雄、童话卡通动物等图案绘制在自己的瓷瓶上,个性限量版、抽象大写意,妈妈笑自家娃“玩嗨了!”小“艺术家”向爸爸炫耀,再过100年这就是孤品,你必须收好咯!
手绘素瓷瓶活动从清白无物开始,到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圆满结束,也实现了活动的初衷,让游客在观与玩中体会到了“瓶”安的喜乐,在冬至阴寒的天气里注入了一股中国古典审美的温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