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以物述史 寻踪华夏 ——2022年青岛市博物馆“名师历史课堂”活动特辑

2022-07-303115分享

       文博之夏,迎来沉浸式历史新专题。7月26日至7月28日,继国宝守护营之后,青岛市博物馆第十二届文博研学夏令营再推找寻历史专题。从发现历史的邮票、碑帖、钱币出发,小营员们研习丰富多元的各种文博历史知识,感悟中华历史文化在与不一样的“历史”载体中彰显其非凡魅力。

       历史是已知到未知不断的探索,是来路到去处不断的认知。青岛市博物馆携手青岛张永梅名师历史工作室,倾情打造了本届名师历史课堂,第一讲由青岛第六十一中学的张永梅老师讲述《邮票上的“一带一路”——看文物,学历史》。张老师以“一带一路”的主题邮票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展示了丝路之上的底蕴与魅力。在展示精美邮票的同时,张老师也向同学们讲述了张骞凿空西域等历史故事,介绍了铜奔马等历史文物。而后,张老师由历史上升到现实,帮助小朋友们理解“一带一路”的国际意义。

1老师为孩子们讲述邮票上的”一带一路“_副本.jpg

       “名师历史课堂”进入第二天,青岛市著名书法家邓建华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读历代碑帖,知中国文化”系列讲座。邓老师从王懿荣的故事讲起,绘声绘色地介绍了诸多甲骨卜辞。同学们不仅了解到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的关键地位,也体会到甲骨文在记录与传承中华文化上的重要意义。随后,邓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利簋、何尊以及散氏盘中的历史故事,介绍了如钟繇的《贺捷表》等著名书法作品。最后,邓老师利用甲骨文小贴纸,指导同学们在游戏中探索甲骨文的“识别密码”,在探索中感悟沧桑厚重的甲骨文化。

2老师为孩子们讲述《读历代碑帖 知中华文化》_副本.jpg

       “名师历史课堂”来到最后一天,杨剑英老师带来了《古今中外钱币上的历史与文化》精品课程。杨老师从纸币引入,详述每一件通行货币背后所蕴藏的时代背景,并将历史上与之相关的的宗教文化、社会风俗融汇其中。钱币趣谈告一段落,杨老师又向大家分享了道路的历史和青岛的街道命名。同学们听着杨老师的讲述,惊觉自己日常行走的街道路名竟然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历史的沿革和积淀其实一直都在生活的某个角落。随着营员们陆续获得了博物馆特别定制的“结业证书”,2022年青博名师历史课堂也就此圆满落幕。

3老师为孩子们讲述《古今中外钱币上的历史与文化》_副本.jpg

4老师为孩子们个人收藏的大清宝钞_副本.jpg

       此届文博夏令营,是青岛市博物馆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馆藏资源为依托,采用互动式与沉浸式的授课模式,引导青少年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成功实践。青岛市博物馆也将从此届文博夏令营中汲取经验,以“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己任,继续为社会公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以物述史,寻踪华夏,文博体验,精彩未完,敬请期待!

5.jpg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