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文博夏令营班主任王英群的工作日志 1

2010-07-149044分享
7月13日 晴

暑假来临之际,青岛市博物馆开放教育部酝酿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举办首届文博夏令营。经过同事们的前期立项和周密策划,在实施阶段我被赋予了重任,即担任夏令营班的班主任老师。出于对孩子的喜爱,出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己任,我欣然接受了领导赋予的任务。

713,我和我的同事们怀着热切期盼的心情迎来了青岛市博物馆首届文博夏令营的开营式。开营式非常的简短,我和营员代表分别发言之后,班长从我手中接过营旗,便开始了文博夏令营第一天的奇妙之旅。为突出博物馆夏令营的特色,我们整个夏令营期间为营员们安排了与文物考古、文博知识有关的参观和学习内容。第一站我们组织营员参观位于李沧区十梅庵附近的商周时期古城顶遗址,为使营员们对此处遗址有概念性的了解,在途中我便将自己查阅的有关该遗址的相关情况向营员们作了介绍,并介绍了几个考古方面的术语,为加深营员们对新知识的记忆,我不断地循环地提问讲过的知识点,直到每一位营员掌握为止,对于新知识,营员们非常的感兴趣,接受得很快。到了大家充满期待的考古现场,青岛市考古研究所林玉海所长亲自带领营员们进行参观,并结合出土文物介绍了考古发掘情况和相关专业知识,为营员们揭开了本次考古发掘的神秘面纱。营员们对平时只能在书本上或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考古发掘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亲眼目睹了所谓考古发掘中的探方、灰坑、陶片及地层等。通过零距离的接触考古现场,营员们了解了文物保护和考古知识,开阔了眼界。

丰盛的加餐和美味的午餐过后,我们来到青岛市美术馆。一位很有艺术家气质的叔叔带领营员们参观了美术馆罗马柱廊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这里正在进行布展,虽然我们为没能看到展览有些许的遗憾,但雄伟的近代建筑群亦让每一位营员感受到了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厚度。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与美术馆比邻的“骆驼祥子”纪念馆,这里是中国第一个以文学巨著命名的纪念馆,是《骆驼祥子》诞生的地方,营员们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了《骆驼祥子》这部举世闻名的伟大作品的创作环境、创作过程、作品影响和传播等。营员们通过观看展览提前预习了小学课本中《骆驼祥子》的内容。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参观位于青岛大学院内的浮山窑陶艺工作室,此时的营员们虽已略带倦意,兴致有所减弱,但进入工作室后一件件精美的陶器又一次被点燃了营员们的热情,大家急切地向老师询问陶器的烧制工艺,老师耐心的讲述了陶器的烧制方法和步骤,并示范了用泥条盘筑法和拉坯法制作陶器,一抔朴素的泥土转瞬间化腐朽为神奇,在老师手里变成了一件件独特的艺术品,令每一位营员惊叹不已。在大饱眼福之后,营员们都跃跃欲试想要拉坯制陶,我们忙和大家解释已为大家安排了陶器制作课程,今天大家主要来了解陶器的烧造方法和烧造过程。

    一天的行程在最后一位营员顺利被家长接走后才能算结束,当听到营员们和来接营的爸爸、妈妈说今天收获很大时,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我才松了口气,虽然声音有些沙哑但心里却很踏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