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青岛崂山区聋校的六十余名师生来到我馆参观,感受青岛的历史文化积淀。聋校的同学们长期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当走进博物馆展厅,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他们目不暇接,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流露出期待和向往。
开放部通过之前与聋校的沟通,了解到这次活动对孩子们的重大意义,因此也为此次活动做了积极的准备。开放部同志学习了常用手语,为孩子们提供了免费讲解服务,并向同学们赠送了博物馆知识普及读物——《青岛市博物馆少儿版文物知识读本》。当同学们看到讲解员用手语向他们问候时,他们的眼中都闪烁出兴奋的光芒,脸上浮现出会心的微笑。随后,同学们在两名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青岛史话》陈列,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青岛的发展变迁。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采用了特殊的讲解模式,放慢讲解语速配合老师的手语翻译并增加了丰富的表情和动作,用爱心与微笑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孩子们对博物馆的展品很有兴趣,特别是关于春秋战国时期一些青铜器的用途不断向翻译老师提问,想要试图了解更多的东西,在讲解员详细的解释之后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非常开心。参观结束后聋校老师对我馆的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们纷纷表示在学习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受益良多,下次有机会还想来博物馆参观学习。
自从今年6月份我馆被确定为我市首批“社会课堂”之后,开放部积极主动地开展了与我市各大中小学校的联络和沟通交流,了解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情况孩子们的个性需求,为向孩子们提供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讲解与服务奠定了基础。自挂牌“社会课堂”到现在短短半年时间,我馆已接待了我市各类在校学生集体参观近10万人次,有效发挥了“社会课堂”寓教于乐的功能,受到了我市广大师生的充分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