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技夺天工 艺韵流芳——黎族世界非遗走进青岛

2019-11-258369分享

2681公里的距离,有多少千山万水的阻隔?

25摄氏度的温差,有多少寒与暑的冷暖?

美丽的海南岛是不是你隆冬里的一个梦?

还等什么,现在就出发,到青博来感受海南岛的民族风情吧!

初冬,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技夺天工 艺韵流芳——黎族世界非遗走进青岛》将携热带岛屿的椰风海韵,于11月27日在青博开展。展览分为黎族纺织原料、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多彩黎锦、传承与弘扬四部分,用130余件展品为您讲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与发展的故事,展期至2020年2月。

DSC_7047.JPG

DSC_7042.JPG

DSC_7040.JPG

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居住着一个中国古老的民族——黎族。自远古以来,黎族先民就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依托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和丰饶物产,创造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纺织染绣技艺之一,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2.jpg  3.jpg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源远流长,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在中国棉纺织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至今,黎族织工们不断改进和总结纺染织绣技艺,创造出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棉纺织工艺,当前仍然在黎族人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黎族古老而精湛的纺织技艺和其织锦文化源远流长,图案丰富多样,寓意深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是织工们审美观的体现,是黎族社会、历史及文化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棉纺织技艺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手工技艺遗产的“活化石”。

导纱架.png

导纱架

脚踏纺车.png

脚踏纺车

脱棉籽机.png

脱棉籽机

展览在呈现富有南方岛屿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原生态文化的同时,也可以让大家体验到凡俗与高雅、传统与时尚、原始与现代的碰撞与交融。如今,在那些相对粗拙且原始的纺染织绣技艺中,我们仍然可以欣赏到其跨越时空的传承密码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智慧。


相关文章题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