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碑帖交响——中国近代书法百年探索展》

2025-01-242136分享


图片

青岛市博物馆携手旅顺博物馆策划推出《碑帖交响——中国近代书法百年探索展》,展览精选两馆收藏的二十八位近代书法大师的作品,涵盖真、草、篆、隶四体,呈现各具特色的书法风貌,包括张之洞、陆润庠、何绍基、杨守敬、于右任、罗振玉和宝熙等名家的杰作。

图片

展览以“守正·典范垂芳”“变革·金石为声”“超越·和而不同”三个部分精彩呈现中国近代书法从传统帖学的逐渐衰落,到融合汉魏碑刻的质朴与豪迈,再到民国时期碑帖并重、刚柔相济的风格转变,使观众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继承中求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独特魅力。

 

 

重点展品赏析

 

吴昌硕篆书“寿”字条幅

图片

释文:寿

款识:柔父先生属篆,为摘汉镜铭字,参以猎碣笔意成之,自视尚无忘态,幸正。丙辰(1916年)岁寒,吴昌硕,时年七十有三。

钤印:俊卿之印(朱)、仓硕(白)、雄甲辰(朱)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号仓硕、老苍、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民国初年移居上海。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曾任上海西泠印社社长,上海书画协会会长,是晚期“海派”画家重要代表人物,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其书法四体皆精,尤擅石鼓文,形成了线条圆润饱满,字形错落,分布疏密有致的独特风格,既有笔墨韵致又有古朴的金石之气,展现出刚坚蓬勃的时代气息。

 

 

康有为行书中堂

图片

释文:白浪摇天,青阴涨地,一片野怀幽意。

款识:康有为

钤印:康有为印(白)、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遍游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朱)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书法家和学者,曾参与戊戌变法。其著作《广艺舟双楫》中明确提出了“帖学”和“碑学”的概念,提倡魏碑书法,主张尊碑抑帖,尊魏卑唐,有力推动了碑派书法的繁荣。“康体”书法变化多姿,气雄力健,结构内紧外逸,体态具开张峻拔之势。

 

 

蒲华草书四条屏

释文:

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上啭黄鹂。

鸟声花影留人住,不赏东风也是痴。

十丈春山带雪量,一枝短衬一枝长。

安排要得横斜致,闲与园丁话夕阳。

烟云出没有无间,半在虚空半在山。

我亦闲中消日月,幽林深处听潺湲。

柳初芽,杏初花,杨柳杏花交映处,

有人家。右录《题画杂句》。

款识:甲辰(1904年)仲冬,作英。

甲辰冬十一月,时处海上,芙蓉庵秀水蒲华。 

钤印:蒲华印信(白)、蒲华之印(白)、作英(白)、蒲作英(朱)

 

蒲华(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号胥山野使、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浙江嘉兴人。早年科举,仅得秀才,遂绝念仕途,潜心书画。后寓居上海,以卖画为生。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善草书,书法早年受“二王”影响较大,又学徐渭、石涛及八大。中年后醉心怀素、张旭,更加纵横齐肆。晚年创作加入碑学元素,形成跌宕奔放、豪迈雄健的特色。

 

 

罗振玉临《新郪虎符》轴

图片

释文: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qī]。凡兴士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fán suì]事,虽毋会□,行殹[yì]

款识:己未(1919年)十月,雪翁识秦虎符文四十言,付阿颐守之。

钤印:罗振玉印(白)、罗叔言(白)

 

罗振玉(1866-1940),字式如、叔言、叔蕴,号雪堂、松翁、贞松老人等,又称永丰乡人,浙江上虞人。清末奉召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后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晚年寓居旅顺。近代著名学者、收藏家,在甲骨学、敦煌学、金石学、目录学、校勘学、农学等领域都有很高成就,著有《殷商贞卜文字考》《三代吉金文存》等。首创以甲骨文入书法,融入毛笔的意趣与篆书的笔意;其篆书多为临古作品,用笔圆劲均匀;行书体势修长,单字独立而内敛,行距舒朗,呈现疏松开阔的态势。


图片

 

展览信息

碑帖交响——中国近代书法百年探索展

展览时间:2025年1月24日-4月13日

展览地点:青岛市博物馆东区二楼北展厅


相关文章题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