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青岛市博物馆2020年工作报告及2021年工作规划

2021-03-253915分享

2020年,青岛市博物馆在市文旅局的正确领导下,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以“提质增效”为工作主基调,以“五个围绕”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激发博物馆各专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彰显社会责任,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一、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发挥政治建设统领作用

本年度,我馆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突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主线,夯实廉政勤政思想。制定并落实我馆党总支2020年从严治党工作计划、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等工作要求,层层夯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一个带头、三个表率”。领导班子带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动查找和切实整改“四风”“四气”问题,经常性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组织对中国共产党两个《准则》三大《条例》等内容进行重点、反复学习,加强对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反腐倡廉、党内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对财务工作的内控管理,严格财经纪律,严格控制公务支出,消减一切不必要开支。馆纪检组加大督查力度,坚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通报,确保博物馆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推进党建标准化管理。梳理完善136项包括党务管理制度、综合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党务公开”“三重一大”等党建管理制度,制定党支部工作计划、中心组学习计划等计划、方案,持续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工作中做到明确党建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明确党建活动的总体安排、方法步骤;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教育目的;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在制度落实上做到了有计划、有记录。

(三)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馆党总支、各支部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定期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问题,对重要工作的苗头性的倾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疫情期间,各支部利用微信平台,向广大党员发送政策性强的文章和学习内容,以正能量引领职工思想,传播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大,如何把意识形态工作抓在手上、抓出成效,是我馆下一步开展此项工作需要探讨解决的重点问题。

(四)持续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激情燃烧 建功青岛”、“三述”等党建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七一党的生日纪念活动”、“廉洁文化主题展”、组织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党总支书记和总支班子成员结合实际工作分别给党员干部上党课;各支部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组织《精准监督导航》等系列学习。本年度,馆党总支制定各类党建工作计划、方案共6项;组织党建系列学习、活动共20余项。

(五)依托馆藏资源,我馆党总支与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党工委建立了联合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合作协议。旨在搭建多领域党建工作平台,通过为社区和共建会员单位提供优秀传统文化惠民活动,吸引更多社区公众走进博物馆,把博物馆作为社区党建及历史文化教育活动的基地,拓展博物馆文化服务领域。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本年度,我馆举办线上线下各类展览24项,线上线下社会教育活动225场次 ,开展“五进三下乡”文化志愿宣讲及博物馆流动展览共68场次,研发文创产品13种品类。荣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布的“山东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优秀奖”;获得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的“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获得“2019年度青岛市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年’先进单位” 称号;获得“青岛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称号;被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指挥部评为“时尚主题博物馆”称号,我馆志愿服务工作在2020年度青岛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荣获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颁发的“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最佳志愿项目”三项大奖。

二、围绕上级部门年度工作新要求新战略,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工作效能

(一)承担完成重点文化工作项目

1.推动全国博物馆系统定级评估运行工作,我馆与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市文旅局联合承办了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山东省博物馆定级评估申报工作首期培训班”。省文化厅、市文旅局领导及十六地市文旅局负责人等参加了开班仪式,来自青岛、潍坊、烟台等各申报单位的有关人员约8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的顺利举办,对于进一步确保我省2020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的顺利实施、切实有效落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全省博物馆提档升级的有关部署具有重要的作用。  

2.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工作系列指示精神,承办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安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安顺市赴青岛市文化展示交流招商活动”。并与贵州安顺文旅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在我馆设立安顺蜡染、银饰等非遗特色产品展销专柜。作为安顺、青岛两地东西部文化和旅游扶贫协作的重点项目,向岛城人民全面展示了安顺地方特色文化和经济,提高了青岛在文化旅游领域帮扶安顺的成效,助推安顺文旅事业提质升级。

3.在市文旅局统筹指导下,我馆作为“5.18国际博物馆日”青岛主会场,汇集全市40余家博物馆资源,推出了《青岛博物馆城建设馆藏品展》《青岛博物馆城建设文创产品展》两个原创展览,展示青岛博物馆城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4.落实市文旅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响滋养海洋文化根脉硬仗”的工作要点,加大文化遗产研究和利用力度。与局文物处协作推出以“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老城区申遗”“水下考古”为主题的原创文化类大展方案,为2021年建党100周年献礼。

5.结合市文旅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要求,推动行业协同发展,由我馆承办的“青岛市博物馆联盟”成立大会顺利召开。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黄岛区博物馆等8家国有博物馆作为发起单位,共同倡议成立“青岛市博物馆联盟”,首批11家成员单位出席联盟成立大会。青岛市博物馆联盟旨在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联盟成员单位间展览、人员、文创开发及数字博物馆等全方位的合作,搭建青岛市各馆际间交流合作的全新平台,

(二)助推15个攻势及时尚城建设,举办特色群众文化活动

1.以公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在中国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线上线下特色社会教育和展览活动。全年举办了《千古清风:馆藏明清松、竹、梅作品展》《会讲故事的博物馆儿童展》等6个原创性展览;引进了《一花一世界:丝路文物海报接力展》等5个交流展览项目;并有《翰林墨迹:馆藏晚清名人作品展》及木版年画展赴北京、海南等地进行文化输出展览。其中《会讲故事的博物馆儿童展》在8月入选了国家文物局推介的百项2020年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

组织举办新春笔会、古琴雅集及公益培训、暑期夏令营,国画公益培训活动。开发研学课程,探索“线上+线下”研学模式,满足后疫情时代学生和家长日趋多样的教育需求,推出“五四运动与青岛”、丝绸之路周“碧海扬帆——海上丝绸之路与青岛”等线上线下主题研学活动。学生团体、家庭观众、学生个人以极高的热情参与了研学活动,近3000人参加了四次线上研学活动。

2020年盛夏之际,我馆“夜色青博”品牌夜场活动如期举行,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代表等莅临出席开幕仪式。连续四个周末的夜场开放活动,不仅开放所有展厅和互动区域,还组织了展品快闪、沉浸式表演、古装打卡秀、丝路集市等亮点活动,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古今相遇的融合,极大地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参与热情,助力岛城时尚工作建设及丝路文化宣传。

2.积极参与“一十百千万”文旅嘉年华活动及我局“城市综合营销攻坚”计划,依托馆藏文物资源,推出17种博物馆IP文创产品。其中,“青博手礼——文创智造云平台”,共计13种类110款图案型号的博物馆特色文创产品已上线推广,公众通过手机可定制产品,开拓“全民定制”文创开发新途径;我馆自主研发的既有收藏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高端文创产品——“高凤翰端砚礼盒”进入制作推广阶段,并申报肇秋基金资金支持;最受公众欢迎的纪念币系列,今年相继开发“百宝瑞兽铜香薰点彩纪念章”、牛年生肖纪念章和儿童展太平吉象纪念章,为城市营销计划增添文化品位。

3.继续开展文化惠民“五进三下乡”工作。本年度,我馆继续组织文化志愿宣讲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公益宣讲活动。馆校结合,启动2020年度传统文化进中学选修课堂项目,我馆文物保护专家加入宣讲队伍,为师生们带去青铜修复知识及现场实践操作,丰富了五进宣讲的内容、提升了五进宣讲的科技含量。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送《抗战记忆》流动展览进书城。五进宣讲首次走进万象城方所书店,为广大读者送去古籍修复体验和文房用品文物知识宣讲。送传统文化下乡,为平度祝沟中学为五百多名师生进行《青岛史话》《典藏精粹》宣讲,赠送《岁时佳兴》等馆藏文创精品书籍。本年度,我馆“五进三下乡”公益宣讲共走进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17个场所,志愿宣讲68场次。

三、围绕“研究型博物馆”建设发展目标,树立服务社会新思维

(一)培养研究型人才,优化选人用人机制。研究、收藏、展示、教育是博物馆四大重要社会职能,其中研究功能是最核心的部分,是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推进建设研究型博物馆,一是研究型人才决定了一个博物馆的实力和水平,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馆首先在业务领域树立正确的学术风气和研究导向,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其次采用联合培养、重点选拨,普遍提升的方式,建立博物馆人才培养金字塔。与山东大学等重点高校建立文物研究及科技保护基地,借助高校研究平台,选派有专业背景的业务骨干参与学术及藏品深度研究;以青岛市博物馆联盟为平台,以交流、协作的形式联合培养文物保护、展览策划、社会教育、文创开发等领域专业人才,谋求共同发展;馆内完善业务培训制度,定期进行全馆普及性的业务交流培训。业务人员都走上讲堂,根据培训计划及个人的业务领域,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专业知识解读、 交流外出学习培训心得。 

培树先进典型,打造优秀干部队伍。结合实际工作,馆党总支中心组制定“三述”计划并带头创新开展不同场景“三述”,组织党员将“三述”与博物馆业务工作提升相结合,通过学习讨论、调研交流等形式,查找工作差距和自身不足,针对性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通过开展“三述”主题活动,聚焦“创新工作思路”、“整合资源,优势发展”、“提高协同性,下好一盘棋”、“数字化建设应势创新”、“运用数字化科技手段,开启博物馆线上文创服务之门”等5大主题,推进了“网游青博”线上文化活动服务品牌、文物科技保护联合发展项目、文创纪念品线上推广等多个项目落地。

今年七一前夕,党总支完成了支部换届,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的年轻人走上了党建领导岗位,为党组织输送了更加新鲜有活力的血液。换届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各支部委员年龄层次更加年轻化,打破干部使用中论资排辈等保守意识,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储备了管理人才力量。  

(二)推进文物科技化保护研究,转化研究成果 

1.“三位一体”长效保护。我馆文物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通过系列国家文保专项的积极申报和有效实施,构建了抢救性修复、预防性保护及数字化保护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保护模式。2020年完成“一级明拓秦泰山碑拓保护修复”、“馆藏古琴保护修复”、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三期)”、“数字化保护与提升(二期)项目”的申报方案编制、绩效目标申报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对2600册明正统《道藏》进行数字化采集,将其内容、版式、纸张信息、装帧形式以及完残情况以数字为载体进行全面记录;完成书画修复项目的中期评估工作。完成《文物保护实验室建设方案》,为新馆建设文物保护科技研究和服务中心、提升保护修复和科研创新能力绘就了发展蓝图。

2.挖掘特色馆藏、加强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通过申报课题、撰写学术论文、举办国际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馆藏文物研究和利用水平。2020年,我馆申报的“青岛市博物馆藏清康雍乾瓷器初步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业新零售服务设计研究”分别在“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中批准立项;参加了“山东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馆藏明代纪年铜器研究”重点课题工作;在国家、省级期刊发表《斒斓新熠——明正德至嘉靖戗金雕填龙纹方盘工艺赏析》等十余篇文章,内容涵盖藏品研究、保护修复以及博物馆研究、开放服务等领域。其中《曲阜孔庙文化遗产阐释系统接受者调查统计分析》、《刘墉赠法式善<杂诗卷>说略》及《青岛市博物馆藏康有为遗墨风格浅析与创作分期》等论文还分别获得了2020年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十八届优秀成果论文二、三等奖。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我馆注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基于馆藏古琴保护修复成功立项,与湖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了“馆藏古琴保护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博协乐器专委会2020年会同期召开。整场学术活动以研讨为主,会议围绕博物馆等收藏机构在古琴文物的保护、修复、展示、利用等方面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探讨馆藏古琴的保护利用之道,加强博物馆与国内外学者、琴人的交流互动;同时联合湖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举办线上展览,展示三馆古琴保护利用最新成果,并开展博琴雅韵乐赏会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活动形式,为到会和线上参与的国际国内学者展现了青博良好的学术氛围和高效的活动组织能力。这是青博首次承担中国博协专委会年会活动,此次活动后青博也成为中国博协乐器专委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

博物馆馆藏资源研究成果的利用和共享程度是衡量一个博物馆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我馆借鉴历年普查及专题管理成果,开展品类整理工作,对馆藏十几个大类的文物数量、藏品特点、保存情况及珍贵文物信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提出初步的展览及修复建议,为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统计珍贵革命文物及与党建有关的藏品信息,注重加强对革命文物和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的调查、整理,更好地展现革命精神谱系,切实激发革命文物的价值引领力量。

 实现资源整合共享。配合省考古所对《山东文物精品大系(青铜器卷)》中涉及我馆的文物进行高清拍摄,全方位向公众展示馆藏珍贵青铜器;与中国陶瓷琉璃馆及潍坊、烟台等地市博物馆共同承办“瓷海撷珍:山东省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精选20件馆藏元、明珍贵绘画,与山东省博物馆联合举办“妙染寻幽:山东省古代绘画精品展”,以藏品为纽带,打造“齐鲁文化共同体”;协助城阳党史办就筹建“解放青岛 红色记忆”陈列馆查询相关史料,为本市中小博物馆提供对口帮扶。

3.文物征集丰富馆藏。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在文物征集工作中,我馆始终保持敏锐的时事感知触角。在青岛市内率先开展抗疫见证物征集活动,先后入藏2020抗击新冠肺炎纪念册等各类见证物近百件;为迎接“建党百年”,面向全社会开展“建党百年”主题革命文物藏品征集工作,入藏了抗战十周年纪念章等6件珍贵革命类藏品;积极响应征集“山东省社会发展变迁物证”的号召,入藏见证青岛工业发展的系列老名牌产品;征集9件汉代至宋金时期的陶瓷器;5件陈梗桥书法作品以及1件由李经泽捐赠的十六世纪日本造剔犀香盒。通过以物代人、以物叙事、以物传情,让入藏文物成为每个时代的独特印记。

四、围绕疫情常态化,拓展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服务新形态

2020年,博物馆作为窗口服务部门,首要任务是严把疫情防控关,保障开放服务安全有序。闭馆期间,依据上级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实际工作情况,馆领导班子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现场会,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开展实地演练,组织一线服务岗位人员进行防控工作培训,为有序恢复开放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式恢复开放后,我馆及时向社会公布入馆流程和参观注意事项,动员全馆党员干部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义务奉献,充实到入口检测及馆内观众参观疏导岗位,加强一线工作人员力量。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及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及时妥善处置各项突发应急事件,研究制定《青岛市博物馆秋冬防控工作方案》,做到开放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职责到位,常抓不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场馆健康有序运行。

在“危机”中寻找“新机”。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我馆重新审视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发展路径。把握公众脉搏,了解新时代大众媒介的使用去向,我馆在新媒体新技术方面做出尝试,将传统方法和数字技术相结合,主动发挥资源优势,集合藏品数字化采集、展览陈列、社会教育服务、文创研发等资源,策划推出“网游青博”品牌系列活动,为公众提供独一无二的博物馆特色线上文化产品。“数字展览馆”“数字藏品馆”“数字微课堂”“数字商店”将展览、教育活动、珍贵文物赏析,文创定制与销售搬到线上,推出360全景虚拟展览和H5微展览12项、精品课程50余期、一千余件珍贵文物高清图片赏析3期,整合制作88件馆藏文物三维数据的链接向社会发布,并在国家文物局“网上展览平台”推出展示。与社会力量合作,利用融媒体平台,推出馆长直播带货、“5.18”国际博物馆日展览直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线上学习阅读等活动。2020年,我馆在官微官网等融平台推送信息508条,网络直播10次、新增虚拟展厅3个、各类媒体发送宣传信息834条,融媒体平台浏览量总计304万人次。数字化服务方式的探索,扩大了博物馆资源的服务辐射范围,多维度提升了博物馆的影响力。

五、围绕文化遗产守护,筑牢安全防线

2020年,我馆始终坚持安全生产以防为主、以查促防的指导思想,抓筛查严防控,抓学习提能力,抓整治除隐患,抓重点促落实,多措并举夯实安全基础,为博物馆平稳运营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1.紧盯疫情防控,严格入馆筛查。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为有效应对疫情扩散,博物馆立即采取闭馆措施。闭馆期间,保卫人员仍全员坚守岗位,在做好本职工作及自身防护的同时,严格出入人员把控,坚持做好验码、测温、登记等工作。疫情缓解之后,积极做好开馆后疫情防控措施,第一时间将上级下发的最新防疫政策、措施依照各岗位特点进行宣传贯彻并提出工作要求,着重做好应急处置措施及流程的有力落实。选派能力强、素质高、有耐心的安保人员,做好游客健康码验证、预约验证及测温工作。针对部分游客疫情防控政策不清楚、健康码未申请、来馆参观未实名预约的实际,耐心宣讲疫情防控政策,引导其申请健康码及网上预约,既赢得了广大游客的理解和支持,也为游客创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参观环境。

2.着眼能力提升,强化学习培训。我馆安保工作始终把保卫人员业务学习及全体员工安全技能培训放在首位,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全员安全防范能力素质。新员工入职后,从安防、消防系统组成到设备操作,手把手进行带教,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岗位要求;积极参加全国博协和省博协安全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教育培训,汲取新思想,拓展新视野,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方法。新保安入驻后,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博物馆各类规章制度及工作注意事项,确保能胜任岗位需求。为全面提升职工安全防护技能,利用微信安全员工作群推送防火、防汛、用电常识,组织全体职工观看“安全生产大家谈”节目,开展各类安全教育5次,组织开展治安事件处置、电气火灾处置、防洪防汛等应急演练6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3.深入隐患排查,做到防患未然。为确保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卫部坚持每日开展防火巡查,每月对消防设施维保,遇有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时组织专项检查,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消防部门做好安全检查,与专业公司一起对馆内电气、消防设施进行年度检查及评估。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隐患排查,先后发现摄像头故障、光端收发器损坏、部分区域电线未穿管保护、消防通道标识不规范等安全隐患30余项,保卫部会同其他部门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时限,均及时整改完成。

4.牢记岗位职责,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消防水池空间有限的特点,制定了消防水池作业管理制度,明确了作业流程、作业方案、应急处置措施等安全事项,为消防水池作业提供了基本依据。二是持续改进工作作风。针对今年雨水较多、雨量较大的实际,及时充实防洪物资储备,积极开展防洪防涝演练,特别是在夜间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加强巡查频次,及时清理漏雨积水。三是抓好重点工作落实。根据上级指示要求,结合博物馆工作实际,制定了《青岛市博物馆党总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和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暨火灾隐患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文化和旅游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等安全专项行动,并以此推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工作全面有效落实。 2020年,我馆安全运行无事故。

  

青岛市博物馆2021年工作规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文化事业必将高质量发展的开启之年。我馆将主动融入发展大局,树立开放创新思维,加强行业协作发展,提升跨领域合作力度,进一步推进研究型博物馆建设,取得博物馆事业发展新突破。

结合“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文化建设的工作任务,2021年我馆工作计划将着重在加强革命文物征集与利用,开展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领域的研究及成果转化;进一步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在后疫情时代拓展融媒体领域主流文化传播,多维度打造博物馆社会影响力;加快探索博物馆自我营销方式,整合藏品、展览、社会教育、文创产品等特色资源,形成博物馆品牌文化产业,构建自身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和营销力等业务领域开展工作。计划重点工作如下:

一、提升对外开放服务水平

(一)展览展陈

结合市文旅局工作要点和我馆改扩建项目推进的新机遇,开启陈列展览工作双向推进模式。贯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目标精神,在继续推出临时展览项目的基础上,以前瞻性目光,着力谋划改扩建后博物馆展陈体系和运行模式。

1.根据上级批复的具体要求,推进“中央补助博物馆改陈布展项目”纸质品展厅和工艺品展厅的陈列改造项目实施工作。

2.贯彻落实市文旅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工作要点,计划与局文物处共同推出以“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老城区申遗”“水下考古”为主题的原创文化类大展。

3. 结合胶东五市博物馆交流协作,计划推出《牛年生肖展》《馆藏明清书画系列展》新主题等原创展览。

4.以馆际文物资源共享为依托,搭建起地域间文化沟通交融的桥梁。2021年计划引进海南省博物馆《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大展》、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台木偶艺术》等馆际交流展览项目。

5.成立改扩建博物馆展陈项目小组,强化展陈主题性研究工作,以青岛地区考古新发现调查研究,青岛近代史资料整理和实物征集等为基础,推进改扩建后我馆展陈体系的规划和“青岛地方历史陈列”等固定陈列文本的撰写工作。

(二)社会教育

1.依托本馆基本陈列,深度开发地方史资源,推出“周末历史课堂”。以小主题讲解、手工制作、趣味体验等形式,激发未成年人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唤起未成年人探索本土历史文化的热情。

2.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促进志愿服务品牌长效发展。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评优、推优工作,参与“牵手历史——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评选工作,用榜样的力量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博物馆志愿服务行列。

4.后疫情时代,结合馆藏资源,开发系列青博微课堂、网络研学等线上社教活动。

5.作为山东省社教专委会的挂靠单位,召开专委会年会并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会、讲座和培训、举办“第四届全省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案例”评选。

(三)文创开发

1.结合馆藏文物和原创展览,积极与社会力量合作,针对各类人群所需,继续研发、授权开发品牌文创产品,如馆藏珍品书画系列高端仿制品、李氏家族捐赠文物系列文创产品等,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公众需求。

2.不断拓宽线上线下文创销售推广渠道和形式,配合展览和节庆举办各类文创促销活动。

(四)宣传推广

把握公众脉搏,了解新时代大众媒介的使用去向,继续在新媒体新技术方面做出探索。主动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进一步夯实“网游青博”线上品牌活动推广,丰富宣传形式,提升博物馆宣传力度。结合我馆扩建工作开展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前期调研等工作。

二、加强文物保护研究与征集

1.统筹运用传统方法与数字技术,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数字化、文物管理信息化、文物展示网络化新路径,同时加强学术研究,为文化传播提供有力支撑,并借助多媒体平台开展建党百年等各类藏品征集工作。

2.深化馆藏文物抢救性修复、预防性保护及数字化保护工作。开展“一级明拓秦泰山碑拓保护修复”、“馆藏古琴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三期)”、“数字化保护与提升(二期)”及“明正统道藏数字化保护二期”等五个文保专项的实施工作。

3.为7255件(套)共13136件珍贵文物配置环境友好型囊匣与柜架,运用多种手段调控文物保存微环境。

三、运行管理

1.进一步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细致工作,不断完善方式方法,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保证工作质量。

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成我馆第一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以推动博物馆建设为目标,构建多层次理事会成员组成,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博物馆,建设博物馆。

3.探索机构改革合理化模式,细化岗位分工;按市人设部门要求,试运行绩效考核新方案,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执行力。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内部培训、“三述”交流等方式,逐步培养一支业务过硬,思想过硬,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队伍。

5.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认真做好以消防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开展应急演练。

6.提高馆舍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力度,加强安全队伍建设,提升安保人员的职业素养,规范安保服务。

7.做好新馆扩建期间的安全防护工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