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活化创新 鉴史知来——青岛市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精彩回顾

2024-05-192702分享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青岛市博物馆立足馆藏特色和研究优势,活态传承、创新转化,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精心筹划、跨界合作、“破圈”融合,结合展陈、舞台艺术、融媒体传播等形式,推出了融合历史、艺术、学术等领域的特色活动10余项,为观众打造了融汇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文化空间。

一、重磅展览惊艳亮相,给观众带来“草原的礼物”

5月16日,由青岛市博物馆联合内蒙古地区八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开幕,集中展现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鹿角金步摇、居延汉简等明星文物,精美绝伦,难得一见,开展当天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等20家媒体和平台对展览进行了深度采访和报道,前来观展的市民络绎不绝,不少学生现场临摹文物,黄河文化在这里得到新的教育传承。

同时,青岛市博物馆与北京大学校史馆、山东博物馆联合举办《五月的风——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展》正在展出,与我馆《青岛史话》近现代史展厅内容形成呼应,吸引众多中小学生参观研学,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二、分众活动满足多样需求,生动诠释传承是最好的回溯

1.民间收藏公益鉴赏

5月18日,举办书画、古籍、陶瓷器、玉器器、铜器、钱币等民间收藏鉴赏活动,近40位藏友踊跃参与,专家共鉴定藏品150余件,其中,汉玉剑饰、隋唐敦煌经卷、五代青釉执壶、明古籍、清莲花生大师铜鎏金造像、清光绪青花人物纹罐等具有较高收藏价值。鉴定现场,有多位藏友咨询我馆捐赠事宜,表明有“藏宝于国”的想法。此次鉴赏活动不仅提高了收藏爱好者的艺术鉴赏水平,同时也正确引导了藏友们的收藏、保管意识,更为藏友们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2.阶段性研究成果发布

结合我馆联合山东大学开展的陈介祺旧藏陶文文字释读工作进展,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我馆向社会公布馆藏陈介祺旧藏陶文阶段性研究成果,部分陶文高清影像及释文在我馆官微、官网和馆内文物魔墙对外发布,预计今年年底相关图书也将出版发行。

 

3.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博物馆日当天,特别邀请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徐思民教授,开展主题讲座,徐教授以古代工艺的根源讲起、以代表性文物为例,结合美术考古、历史人文、政治经济等多因素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重点讲述我馆《百工奇技——馆藏古代工艺品陈列》展厅的经典藏品,呼吁大家走进展厅,回溯历史,发现古代工艺的独具匠心,感悟东方美学和生活之美,新浪微博同步直播,线上线下约600位观众观看聆听。

4.博E·历史人物先锋话剧上演

我馆邀请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工程学院“红工益匠”志愿者协会,现场倾情演出了《中国青年说》舞台剧,以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和母亲在监狱中的感人对话为起点,展现了革命先烈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贞不渝,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博E”作为我馆社会教育“博”品牌系列之一,于今年5·18当天开启,取Education(教育)之意,融进E时代青年们喜欢的传播形式,包含但不局限于:青博小话剧、主题历史故事人物先锋剧。用容E打开博物馆前沿的视角,让博物馆的研究成果如插多元融合之E(翼),创造更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三、细微之处彰显服务真情,共筑更大开放共享平台

1.走访功勋捐赠者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前夕,我馆安小蓓副馆长率同文保部的同志到功勋捐赠者家中走访慰问。他们先后走访了李经泽先生和张侃先生,向两位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和礼物,介绍了我馆扩建工程的进展和下一步发展思路,两位捐赠者表示期待新馆早日建成开放,以期能够更好的展示典藏精品。

2.免费制作木版年画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我馆推出了山东木版年画制作体验惠民活动,获得免费体验机会的观众们在互动空间,上墨、铺纸、拓印……观众通过体验制作木版年画,领略这项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寄托美好祝愿,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持续开展志愿者公益导赏

志愿者公益导赏是博物馆日当天活动中亮眼的一道风景线之一,近10位优秀讲解志愿者讲述基本陈列,展现社会志愿者“专业”“博学”“多元化”的讲解风格,表现出的创新性、文化性、亲和性获得现场观众的肯定。

 

4.磨砺提升讲解服务水平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我馆选派年轻讲解员参加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山东委员会、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山东省博物馆学会承办的“齐鲁瑰宝耀中华”2024年度山东省博物馆讲解大赛,我馆讲解员刘璐荣获专业组优胜奖,并在青岛主会场参加颁奖仪式。

同时,5月16日,与内蒙古博物院宣教部同行就活动项目责任制、志愿者管理信息化、展览讲解层次性等进行业务交流,不断促进讲解员队伍素养高水平提升。

5.文创惠民迭代升级

在博物馆商店推出文创产品8折优惠活动,产品的品质和优惠力度均得到了博粉的高度认可,丰富了市民文化休闲选择。此外,我馆携精美文创参与青岛市“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文创展示活动,副馆长王英群介绍我馆近年来文创工作成果,得到与会领导和观众的一致肯定。

6.用心做好场馆保障服务

今年是我馆老馆修缮后迎来的首个国际博物馆日,卫生间和饮水设施焕然一新,场馆室外玻璃和展厅展柜也经反复擦拭,有序的参观引导和秩序维护,带给观众更舒适的参观体验。

 

四、融媒体宣传“破圈”出彩,专业解读也可以很有趣

1.联合推出“5·18国际博物馆日”融媒体直播活动

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我馆联合青岛广播电视台蓝睛平台推出“云直播”活动,全程直播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盛况,精心策划的展厅讲解、探访鉴赏、先锋话剧采访、教育理念阐释、互动抽奖等环节,引起线上观众热情围观,扩大了博物馆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直播同步在半岛新闻、人民日报视频客服端视界推出,70余万线上观众“云”游博物馆。

受邀参与山东广播电视报社和中国山东网联合推出的“沿黄入海 看博物馆里的山东宝藏”大型融媒体联动直播,跟随记者镜头,与古代文明一起数字化旅行,本场直播通过中国山东网、山东广播电视报所属的网站、客户端直播,同步在抖音、视频号、微博、B站、快手等社交平台账号直播。还在中国山东网所属的Facebook、YouTube 等海媒机构账号全球同步直播,引发国内外网友跟评互动,向国内外展现了青岛市博物馆馆藏特色、主题活动和文化理念。

 

2.借助“短视频”形式,说历史、讲文物

邀请志愿者、外国友人等制作推出系列“讲文物”短视频,并于博物馆日当天推出首期。联合拍摄“走进博物馆之城”青岛市博物馆宣传视频,在市文化和旅游局新媒体矩阵推出。通过全方位融媒体传播,我们也将持续为公众打造一个深入了解历史、艺术和科学的大型文化平台。

聚焦“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我们也将发挥好博物馆大学校的作用,通过专业化研究、精品化展陈、分众化教育和优质化服务,打造高水平“两创”平台,用高质量发展博物馆的责任和担当,推动建设一个更为自觉、更可持续、更加包容的世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