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青岛市博物馆围绕“博物馆里过大年”这一主题,精心策划了9大展览、6场线下互动活动和1场线上研学活动,并推出了“2025年新春联名福袋”“彩色蛇年纪念章”新款文创产品,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和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一、特色展览,营造文化氛围
在保持《青岛史话--青岛地区历史陈列》《古钱今说--馆藏古代钱币陈列》《彩瓷聚珍--馆藏明清精品瓷器艺术陈列》《百工奇技--馆藏古代工艺品陈列》《左臂丹青--高凤翰书画艺术陈列》《乡间画记--馆藏山东民间木版年画艺术陈列》等展览开放的同时,还特别推出了《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碑帖交响——中国近代书法百年探索》《出彩——河湟彩陶文化展》三大新春特展,涵盖了历史文化、古代艺术、传统习俗等内容,展出石器、陶器、书画等文物作品合计180余件/套,满足了不同观众的文化需求。展区内设置的多处互动体验区、拍照打卡区,创新展览展示,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提升观众服务质量与水平,让观众可以把独特的“青博记忆”带回家。
二、精彩活动,体验文化乐趣
节日期间,活动精彩纷呈,别具一格,深受欢迎。在“线以问陶:彩陶文化之陶器花纹大揭秘”中,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创意,绘制出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陶纹作品;“巧手贴福:灵蛇献瑞福满新春——不织布福贴手工制作”中大家精心制作出寓意美好的蛇年新春挂饰,为节日增添氛围;“非遗新趣:金丝流转溢光彩——掐丝珐琅杯垫制作体验”让参与者通过完成独具创意的掐丝珐琅杯垫,亲身体验这一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非遗寻味:“金蛇贺新春,传承中国味”非遗文化市集”展示了剪纸、年画、面塑、衍纸、蜀绣、盘扣、篆刻、掐丝珐琅等众多非遗项目,现场气氛热烈;“拓福迎春:木版年画制作体验”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木版年画的非遗魅力;“灵蛇寻踪:‘博物馆寻宝记——探索文物中的蛇’趣味线上研学”,参与者们通过线上知识问答一路解锁蛇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寓意与象征;“趣猜灯谜:古韵灯谜闹元宵”,一道道精心设计的灯谜吸引着馆内观众的目光;“书香四溢:《春节》读书分享会”,让那些藏在文字里的春节记忆重新变得鲜活起来;“爱心传递:‘书香汇力润青滇’图书捐赠”共同助力云南山区教育事业发展,改善当地学校阅读资源匮乏现状。这些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春节生活,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提升了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
“线以问陶:彩陶文化之陶器花纹大揭秘”活动现场
“巧手贴福:灵蛇献瑞福满新春——不织布福贴手工制作”活动作品展示
“非遗新趣:金丝流转溢光彩——掐丝珐琅杯垫制作体验”
“非遗寻味:“金蛇贺新春,传承中国味”非遗文化市集”活动现场
“灵蛇寻踪:‘博物馆寻宝记——探索文物中的蛇’趣味线上研学”扫码答题
“拓福迎春:木版年画制作体验”
“趣猜灯谜:古韵灯谜闹元宵”活动现场
“爱心传递:‘书香汇力润青滇’图书捐赠”
三、新春有礼,把博物馆带回家
推出了“2025 年新春联名福袋”“彩色蛇年纪念章”新款文创产品,还有10余种文创产品限量打折销售,在一楼商店处吸引了众多游客购买,让观众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
在举办好各项文化活动的同时,我们将积极借助社交媒体、官方网站和地方媒体,多角度向公众展示春节文化的新风尚、新风貌,增强优质文化供给,实现馆内馆外“无边界”的传统文化体验,让年味更有文化味,接力打造“博物馆里过大年”新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