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城区保护利用方面的成果,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友好合作与文化交流,2025年5月28日至6月30日《遗产·今昔·对话——来自东方城市青岛的历史建筑巡礼》图片展将在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市立图书馆展出。
展览由青岛市博物馆与青岛市中德交流合作协会,施特拉尔松德市文化、世界遗产及媒体局所属市立图书馆,青岛国际新闻(传播)中心共同主办。
非常视角 聚焦文化出海
青岛历史城区承载着青岛近现代历史,拥有着融汇中西方文化和建筑艺术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反映了青岛城市建设的变迁和发展,体现了中西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青岛聚焦“中国与世界”多重历史视野的见证。
施特拉尔松德市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濒临波罗的海,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文化深厚,历史悠久。2002年,施特拉尔松德与魏斯玛历史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2019年青岛市全面启动历史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青岛市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展览,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历史文化申遗工作的良好氛围。目前,青岛历史城区已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青岛市博物馆将利用历史城区申遗阶段性成果,以本次展览为起点,启动国际巡回展览项目,展示青岛风貌,叙说青岛往事,讲好中国故事。
非常合作 践行多元融合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博物馆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更为复杂,社会力量的参与有助于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展览是青岛市博物馆首次尝试与收藏家联合策划的出境展览。展览从青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入手,取材青岛历史城区建筑现状照片与邹德怀私人收藏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明信片、老照片,用今昔对照的方式展示青岛历史建筑保护、更新及利用成果,对话德国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助力青岛历史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宣传推介及文化交流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邹德怀先生收藏有一件青岛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北魏石佛造像”1928年前后在龙泉寺旧址的原版照片。
“北魏石佛造像”是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杰出之作,作为博物馆室内陈列古代石造像,每尊重约30吨,可谓体量最大,且同殿两佛,皆为立体圆雕,为世所仅存。这幅照片将代表“北魏石佛造像”作为文化使者,随此次展览一同前往德国,传播国之瑰宝的文化魅力。
以青岛市博物馆藏书画为蓝本的“四季系列高仿画”是此次国际交流的文化礼品。它们也将随展览一起,为德国友人带去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