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青博夏韵】岁华与共·夏之彩——文物里的四时花开

2025-07-1821分享

蝉鸣初起,榴火燃空;荷风过处,暗香浮动。

时至盛夏,青岛市博物馆“文物里的四时花开”系列轻启“夏之彩”清凉画卷。当文物邂逅盛夏光年,古人消夏的雅致情韵便凝于方寸之间——是刀锋流转的莲影,釉色晕染的荷塘,绢素之上的花光,此刻,邀您漫步青博,聆听跨越时空的夏日絮语。


明 荷雁纹象牙坠 

《百工奇技——馆藏古代工艺品陈列》


长6cm,宽3.7cm,厚1.7


象牙质地的椭圆形雕件,中部透雕荷叶舒展,环绕两朵盛开的莲花,下有莲蓬低垂。左侧芦雁振翅欲飞,似要衔走一缕荷香。纹理清晰,刀法娴熟,风格简洁。高洁典雅的荷花与祥瑞美好之意的芦雁,怡静雅致,透露着古人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般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瓶

《彩瓷聚珍——馆藏明清瓷器陈列》


口径13.3厘米、底径23.8厘米、高61.1厘米


       底部刻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长颈圆腹,腹下收圈足,既似引吭高歌,又藏万千气象。颈与腹部的缠枝莲纹如流泉婉转,肩部云头纹似叠叠凉云,底与圈足的变形云纹、海浪纹起承转合间皆是韵律。若此瓶置于案头,插以新荷,伴一盏清茗,便是炎夏中抬眼即见的满目清凉。

 

清 张兆祥绢本设色工笔花卉屏


image.png

纵81厘米 横42厘米

此屏出自清末“叶花卉之宗匠”张兆祥之手,以没骨法设色,将中国传统笔墨与西洋采光造型相融,碧波轻漾,粉蕊亭亭相依。款识“龢菴祥写生”,钤“张兆祥”白文方印。画面疏密有致,花形生动传神,笔致工整,着色清雅。炎夏午后,卧观此屏,仿佛置身荷塘畔,清风徐来,暗香浮动,“听”得花开叶展的细微声响,是为“津派国画”的典型代表。

 

清 素三彩飞禽荷塘纹罐

image.png

《彩瓷聚珍——馆藏明清瓷器陈列》高22.6cm、口径9.8cm

       这只素三彩罐如一口封存夏日的时光宝匣,器表以素三彩釉色勾勒盛夏荷塘:飞禽或振翅掠空,或临水照影,荷叶舒卷承露,莲蓬饱满,荷花半绽。釉色浓淡相济,将夏日荷塘的灵动与静谧锁于陶土,转侧间似闻水波轻漾,禽鸣声声,尽藏荷塘野逸之趣。

 

清道光 墨地素三彩花鸟纹水盂

《彩瓷聚珍——馆藏明清瓷器陈列》


高6.5cm、口径4cm、腹径12cm、底径9.5cm


敛口鼓腹,腹下收圈足,此水盂为文房雅器。器内施白釉莹润如镜,器外以墨地三彩绘就盛夏图景:池塘碧波上,白鹭或浮水觅食,或振翅长空,遥相呼应;岸边莲蓬饱满,荷花初绽,生机盎然。底足挂墨釉,书绿彩“吉林堂制”四字楷书款。当年它伴文人研墨添水,墨池泛波时,恍见鹭影摇荡、荷香入砚;如今静卧展厅,犹带当年的月色墨香。

 

在青博,夏天是绢本上不谢的花卉,是象牙上永恒的荷雁,是青花里流转的莲纹,是墨釉间嬉戏的白鹭,静候与每一颗炽热的心灵共鸣。

 

互动邀约

哪个瞬间,让您爱上了夏天?

是冰镇汽啤酒破气泡的脆响,

伴着海风掠过颈间的微凉?

是老电扇摇着头哼唱的絮语,

混着冰箱里溜出的西瓜甜香?

还是在博物馆的悠然午后,

与古人的清凉巧思“不期而遇”?


       1.“夏日清凉”定格照:无论是镜头下海风掠鬓的惬意,文物中古人藏着的消暑智慧;还是老物件唤起的夏日常识,博物馆里偷得的片刻静谧——我们期待透过您的视角,读懂这个夏天的诗意与清凉。

       2.拍摄照片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小红书新浪微博抖音等任一平台,发布时标注地点为“青岛市博物馆”或文案出现“青岛市博物馆”;也可分享至新浪微博带话题 #青博四时花开#、#爱上夏天的瞬间#或@青岛市博物馆

       3.将以上任意平台发布的截图通过右下角“写留言”发送至这里(留言发送图片时也请填写文字,否则可能出现留言无法接收的问题)。

       即日起至2025年8月10日12:00,参与以上活动,您的留言若被精选,可于2025年7月26日起到8月10日的每周六、周日开馆期间,凭发布内容到青岛市博物馆领取定制版“岁华与共”明信片(每条留言限领一张,每天限量发放100张,领完即止),还可加盖夏季限定套色印章!更有神秘惊喜,期待与您邂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