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千古探秘校园行——青岛市博物馆走进山东路小学

2018-10-252464分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一阵整齐、响亮的朗诵声从山东路小学阶梯教室传了出来。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生动的公益文化多媒体宣讲。

         10月25日下午,青岛市博物馆“千古探秘校园行”一行工作人员来到市北区山东路小学,为师生们讲述“铜镜的故事”,以大家身边熟悉的事物“镜子”为切入点,让山东路小学师生们了解镜子的起源及发展,通过观看精美的铜镜,去感受古人的生活和信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宣讲活动由青博资深志愿者、2016年“全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刘澎老师主讲。刘澎老师先从祖先们如何想到和使用铜镜、古铜镜的结构和名称、铜镜的用途、古代铜镜的铸造过程,讲述了铜镜的来龙去脉,又介绍了馆藏历代铜镜,包括战国铜镜、汉代铜镜、唐代铜镜、宋代葵花式素面镜、西夏炫纹镜、金代双龙镜、元代柄人物故事镜、明代亚字形人物镜、明代龙纹镜、清代葵花式金字镜,并由此引申出一系列启示和哲理。

刘澎老师举例说到:唐朝的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它告诉我们: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可以看到自己装束上的问题;历史是现实的镜子,现实应该在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喜欢和珍惜朋友。刘老师带领同学们齐声朗诵这几句话,用以明心立志、勤学自律。刘老师还通过“猪八戒照镜子”、“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典故,告诉同学们:铜镜不仅是人们照面饰容的一种工具,而且成为了一种象征、反映事物真实面目的载体、一种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从容颜的反应、到人生的观照,这种由本质至外延的扩展,正是中国古代铜镜的特性。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寻觅到铜镜的踪影,它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更多的出现在博物馆,或者是收藏者的家中。

        宣讲结束后,工作人员把专门带来的几面馆藏古铜镜文物拿出来,让师生们观看实物。看着这几面穿越历史氤氲而来的铜镜,同学们都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刘澎老师生动通俗的语言、活泼的语调、新颖而朴实的宣讲方式,入脑入心,非常符合小听众们的心理特点,小学生们的注意力自始自终都十分集中,整个会场互动气氛热烈,而又秩序井然。

精彩的宣讲内容,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受师生们欢迎。山东路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说:“铜镜的故事,不仅让学生们、也让老师们受到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他们表示今后要倡导师生们更多地走进博物馆、走进瑰丽多姿的青岛文化,聆听这个城市的心跳。

据悉,青岛市博物馆作为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自2010年该馆“真情传博万里行”五进文化志愿宣讲开展以来,8年间,足迹踏遍青岛市各大社区、部队、中小学校、建筑工地、偏远乡村、新市民子女之家、中心聋校、敬老院、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讲青博故事,展青博风采。今后,青岛市博物馆“五进”文化志愿宣讲活动将继续致力于公益文化的爱心、广泛传播,争取将公益文化的暖流播撒到社会的每一处。通过“五进”宣讲常态化,树立青博宣讲品牌,传播时代好声音。


276122957116703653_副本.jpg


415589920296689231_副本.jpg




448867754863311808_副本.jpg

DSC_3457_副本.jpg

DSC_3485_副本.jpg

DSC_3507_副本.jpg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