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真情传博万里行—— “古钱今说”进古城

2018-11-232567分享

       为了帮助社会公众了解我国钱币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近距离触摸千年古钱,11月22日,青岛市博物馆与即墨区潮海街道配合,在古城社区开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钱今说”大讲堂。有八十多名社区居民参加了这次宣讲活动。

       《古钱今说》由“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青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刘澎老师主讲。刘澎老师以大家熟悉的“人民币”为切入点,结合精美的PPT及馆藏古钱币,生动的讲述我国钱币的发展史,从古钱币的渊源与由来、古钱币的发展、古铜钱各部分名称及术语、古钱币的制作、古钱币的别称、与古钱币有关的逸闻趣事等六个方面,串联起一个个历史故事,从古钱缘自大海之贝到今天的文字“财、货、贵、赚、账”都是贝字旁;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铜铸币,到第二次钱币革命开元通宝的问世;聊到了泉说王朝末世、花钱压胜吉语……在讲到“刀币”时,刘老师特别指出在我国古代货币史上,即墨“刀币”闪烁着引人注目的光彩。这种“刀币”的制作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点毋容置疑,那就是当铸有“节墨法化”“节墨之法化”等各种面文的刀币大量地涌入社会商品流通中的时候,那一定是早期的即墨经济发达繁荣的一个闪光时期。这些重而大的“刀币”,今天不仅在即墨境内频频出土,而且在济南、莒南一带,甚至在河北省境内也为人们时而发掘出来。

       刘澎老师用翔实而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前生今世,为社区群众奉上了一次钱币知识精神大餐,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喜爱和热烈欢迎。

      “古钱今说”宣讲结束后,又请古城社区的群众观摩和触摸了此次专门带来的馆藏古钱币文物,一件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的古钱币,历经4000多年的漫长历史,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经济状态、民生民情,涉及到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美学、书法艺术等领域,让社区群众大开眼界,纷纷举起手中的手机,拍摄下来细细观赏。

青岛市博物馆作为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不乏稀世珍品。青岛市博物馆将继续开展“真情传博万里行”五进文化志愿宣讲活动,进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基层一线,在丰富市民精神文明生活同时,让市民在参与、体验中继承传统文化,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探寻历史的记忆。

 

DSC_8606_副本.jpg

DSC_8592_副本.jpg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