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奇妙博物馆”系列之“千古探秘校园行”自2011年4月8日启动以来,受到青岛市各大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到市内四区新市民子女较多的二十四所小学为新市民子女讲述《书的故事》和《铜镜的故事》,以孩子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让更多的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零距离感触文物,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今年的“千古探秘校园行”活动在前两季的基础上,重点推出 “落纸如漆 存珍万载”《墨的艺术》。配合我馆展厅基本陈列内容,我们将流动博物馆带进学校,走近学生身边,为他们讲述我国墨发展简史,为学生们送去一个主题鲜明、活泼生动的文化小课堂。
2013年4月11日,“奇妙博物馆”系列之“千古探秘校园行”第三季活动开启了第一站——青岛定陶路小学。在去年的“千古探秘校园行”活动中,我馆就曾来到过定陶路小学,宣讲活动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的高度赞扬,并与定陶路小学的领导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而今年的活动我们又把首站定于定陶路小学,负责老师更是积极配合我馆工作人员做好课前准备,挑选出四年级级部的两个班级配合此次活动,同学们也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此次走进定陶路小学也是第三季“千古探秘校园行活动”的新主题“落纸如漆 存珍万载”《墨的艺术》首讲。青岛市博物馆文化志愿宣讲团优秀成员刘澎老师结合馆藏古墨的图片和实物为同学们详述了墨的起源和发展,为大家揭开了古墨制作方法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们了解今天我们所学知道的墨从古到今是经过怎样漫长的演变过程发展而来的。在刘澎老师为四年级一班同学讲解《墨的艺术》的同时,四年级二班的同学们正在与中国海洋大学的志愿者讲解员于诗雯进行着热烈互动,同学们目不转晴地观看ppt图片,认真地聆听于诗雯的精彩介绍,对于于诗雯在讲座过程中展示出的博物馆馆藏铜镜实物,更是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积极地感知并探索这个神秘又充满新鲜的世界。
四月十八日、四月十九日我馆工作人员与文化志愿宣讲团成员刘婧、姜凤娇又先后来到了崂山区姜戈庄小学以及南宅小学。由于这两所学校都是首次开展进校园活动,所以负责联系活动的老师都给予了积极的配合,活动开展前几天就主动联系我馆工作人员讨论活动准备情况,并且提出希望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扩大授课的范围,将几个班级的同学集中在多媒体教室一同开展此次活动。虽然授课的人数较多,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的上课热情,在志愿者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在认真的聆听,积极的与志愿者互动,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现场气氛十分高涨。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同学们甚至有些沮丧,抱怨着时间过得太快,真希望能够再上四十五分钟。我馆工作人员也表示,今后会经常与两所学校老师联系,尽可能多多走进学校,将丰富多彩的文博知识带给更多的同学,使大家都能够增长知识。
青岛市博物馆作为山东省、青岛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与多所学校开展校外互动活动,积极探索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以结合孩子们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互动的形式调动学生主动获取文博知识的积极性。而与学校联合举办的教育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校和老师的教课经验和成绩,合作开展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博物馆这个社会大课堂里畅想驰骋,更让老师在这座文化艺术宝库中寻觅瑰宝,为教学、为学生发展储备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