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文化温暖心田 博物馆在行动——青岛市博物馆走进市中心聋校

2014-05-065101分享

    今年的5月18日既是国际博物馆日也是第24个全国助残日,在“5?18”到来前夕,我馆将文博讲堂送到青岛市中心聋校,并为同学们带去了数十件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变迁的珍贵文物,让大家零距离的触摸文物,感怀历史。
    因为聋哑学生听不到大千世界传出的声声细语,也无法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愫,为了实现更好的沟通,我馆工作人员可谓事先做足了功课,他们将此次文博课堂的切入点落脚于同学们的视觉效果与内心感知,将一些轻松活泼的元素加入到PPT课件当中,使之更加符合初高中生的审美需求。此外,我馆工作人员还学习了一些常用手语,当同学们看到我们用手语向大家问候时,眼中立刻闪烁出兴奋的光芒,脸上浮现出会心的微笑,传递给我们一份接受与欢迎。首先带给同学们的是《落纸如漆 存珍万载——墨的艺术》专题讲座,讲述过程中工作人员特意放慢了语速,以配合手语老师的翻译,同时还增加了丰富的动作表情以及互动环节,用爱心和微笑克服了语言的障碍,为同学们将“墨”的奥秘一一揭晓。
    今天活动的第二环节就是为大家展示馆藏文物,我馆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拿起铜镜、古代钱币、文房四宝等珍贵文物,走下讲台,来到同学们的身边。为了这群特殊的观众,也打破了长期以来文物陈列于展柜“只能看不能摸”的惯例,而是与同学们一起手把手的触摸,心贴心的交流。此刻,同学们似乎跟随着这些文物穿越回到了数千年前,脸上的表情既流露出兴奋又夹杂着惊讶,文物展示的互动环节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此次活动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以及极大的肯定与感谢,伴随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一张张亲切的笑脸,活动进入尾声。我们在这群不幸的孩子脸上,看到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对生活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接触社会、吸收知识营养的渴望。我馆今后也将对聋哑学生等弱势群体给予持续关注,不断拓宽我馆社会教育的服务范围,为其提够更加优质细微的文化服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