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闻弦歌知雅意——桐荫山馆琴曲赏析(一)

2023-11-20495分享

      古琴亦称“瑶琴”、“七弦琴”。它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于泠泠七弦上弹奏,可抒逸士之胸臆,可叹离人之伤感,从《礼记·曲礼下》“士无故不撤琴瑟”中可说明古琴对士人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象征着君子淡泊宁静的高雅品质;古琴也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微信图片_20231120225509.jpg

      2019年,在青岛市博物馆举办的诸城派古琴第四代代表性人物张育瑾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活动现场,张育瑾老师的孙子张毅先生以及弟子张薇老师共同将一本非常珍贵的1980年版《桐荫山馆琴谱》赠给青岛市博物馆。该琴谱是青岛市文联、青岛市文化局收集民族音乐遗产领导小组于1980年征集出版的(第二版)。

640 (9).jpg

      《桐荫山馆琴谱》作为诸城派古琴艺术的文化载体,具有独特的学术、历史及使用价值,是中国古琴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文献。由此,青岛市博物馆特别策划“闻弦歌知雅意——桐荫山馆琴曲赏析”系列【青博微课堂】,邀大家欣赏《桐荫山馆琴谱》中收录的琴曲,一同体会诸城派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古琴艺术,让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千年,熠熠生辉。

      诸城派作为中国传统琴派之一,起源于山东诸城,琴曲具有十分明显的山东音腔特征。本期,我们将先从“诸城派的起源与沿革”、“古琴流派”、“诸城派古琴的形成”三部分,为大家介绍这一重要的流派,共同鉴赏由张育瑾、王凤襄夫妇弹奏的琴曲《良宵引》,以感受诸城派一脉相承的琴乐特征。

起源与沿革

      齐鲁大地为礼乐之邦,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邹忌、鲁国师襄均是著名琴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亦是琴家并琴艺精湛且能谱曲。隋末唐初,山东曹县人赵耶利首创“减字谱”。明末清初,青州颜神镇的孙廷铨官至三部尚书,退隐回家后曾著书《琴谱指法省文》。清康熙年间,出现了一大批以曲阜孔子六十六世孙、古琴家孔兴诱为代表的琴人,其中见于记载的就有百人之多(清末民国初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少时师从诸城派名家詹澂秋先生习琴)。诸城派古琴奠基人、代表性人物王既甫之子王心源在山东诸城创办了第一个琴社——东武学堂,免费教授古琴,弟子达百余人。山东琴家辈出,古琴艺术在齐鲁大地久盛不衰,历史悠久。

古琴流派

      古琴艺术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了一个高潮,名家辈出流派并起,比较著名的琴派有江苏扬州的广陵派,广东的岭南派和山东的诸城派及川派、九嶷派、虞山派等派别,不同的派别虽然秉承着不同的艺术观点和演奏风格,但却参照着共同的义理,有着共同的追求,那就是以琴为载体与自我与天地万物进行交流,以求达到天人合一进而净化灵魂的艺术境界。

诸城派古琴的形成

      山东诸城是“诸城琴派”的发源地。二百多年前,山东诸城县形成了一个以王氏琴家为中心的古琴流派,后人称之为“山东诸城派古琴”、“琅琊派古琴”。历经几代琴家的不断探索、交流、吸收、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北方地域特点、演奏风格、技巧、立调体系和特有曲目传谱并代代有序传承的古琴流派,是我国近代琴坛上一支融古开今、别具一格的古琴艺术流派,为中国著名琴派之一。

640.jpg

张育瑾、王凤襄

1979年7月摄于青岛市牟平路家中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诸城派第三代琴家王秀南举家迁徙青岛,从此诸城派重要的一支传承脉络便在青岛扎了根。在近现代,得益于张育瑾、王凤襄夫妇在青岛的古琴传授与传承,使得诸城派在青岛的影响力愈广。


桐荫山馆琴曲《良宵引》鉴赏

无标题1.png

《良宵引》


       琴曲名称最早见于《松弦馆琴谱》(1614),但基本旋律同于《文会堂琴谱》(1596)中的《苍梧引》。琴曲描绘了天高月朗之夜的闲逸雅致,《天闻阁琴谱》(1876)题解曰:“当其天高气爽,月朗星辉,可以弹琴味道,饮酒赋诗……”,该曲虽小,但吟猱绰注、起承转合应有尽有,于细微处见意韵深远。现存三十多部琴谱皆有收录此曲。

无标题2.png

       张育瑾、王凤襄夫妇对《良宵引》的演绎,用指苍劲有力,节奏较为规整,声音古朴且含蓄,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琴曲内在神韵。二位老师的琴曲技法一脉相承,也体现着诸城派古琴严谨的传承态度。以上两段《良宵引》录音收录于《绝响——国鹏辑近世琴人音像遗珍》。

无标题3.png

张育瑾、王凤襄夫妇的录音资料被保存下来,聆听琴曲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诸城派风格及琴曲原貌,这也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正如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绝响》出版报告中所讲:“由于音乐具有转瞬即逝的艺术特征,在录音技术发明以前,一切音乐都是无法被重复听到的哑巴音乐,古琴音乐虽号称三千年余年历史,但到现在为止还能直接听到的历史却只有102年。据初步统计,通过各种途径留下的古琴音乐遗产加在一起的时长多达数百小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公开出版,很多珍贵的作品被很多机构束之高阁,他们的身影只见于文字记载,古琴历史音像资料的重要价值远远未被利用和开发,这是传统文化拯救的一个重大空白。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古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工作,必须要进行正本清源工作,除了文献、乐谱、琴器与传承以外,传统历史音像的整理出版和传播发行是至关重要的。”

诸城派古琴代代口授心传并有序传承,在青岛存续八十余年,已融入青岛的城市历史文化长河中。2018年,“诸城派古琴”列为青岛市博物馆地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设立“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张薇诸城派古琴艺术交流中心”传习基地,在第五代传承人张薇等琴家的共同努力下,续写诸城派古琴文化与艺术传承的新篇章。

古琴是我国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古琴的历史也是传承的历史,依循“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流传至今,正因为一代代有历史使命和责任的琴家对古琴文化的坚守与热爱,才使得这门艺术经久不衰。


拓展阅读

走近大师:古琴名家张育瑾先生诞辰105年纪念活动

传承古琴艺术 守护非遗文化——诸城派古琴岛城谱新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