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历史为媒 点燃文化体验激情 从品牌建设到定制服务——青岛市博物馆再启社教活动新模式

2016-11-014155分享

发表于2016.10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蕾

 

       隔纸说话,影子传情,三尺幕布后,青岛市博物馆开放教育部的工作人员们正在用地道的青岛话演绎《西游记》经典剧情《三打白骨精》,经她们自编自导自演的青岛方言版皮影,接地气的“嘎啦(蛤蜊)”味方言经典金句频出,惹得观众们捧腹大笑。中国民间传统的古老艺术与青岛方言完美融合,迸发出新的激情。

       近年来,青岛市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社会教育形式,在成功打造社会教育品牌的基础上,推出社教活动定制服务,在诠释博物馆社会公众终身大课堂真正成为公众社会大课堂。青博“奇妙博物馆”社会教育品牌,也凭借文化传承的多样性、知识性及趣味性,荣获“山东省第二届十大社会教育品牌案例”。  

       青岛市博物馆馆长隋永琦女士介绍:“青岛市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合理利用馆藏文物,文化资源共享,通过多渠道宣传手段和注重参与、注重体验的多元化社教形式,让博物馆“动”起来,让文物“火”起来。多年来,青博紧密联系公众,健全社会教育体系,创新社会教育工作模式,活动内容多样,推广形式新颖,社教工作呈现出品牌化、常态化、系列化的特点,有效引导观众多次走进博物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 历史为媒、传承为重,社教活动打品牌

       五月端阳,“青博国韵小剧场”舞台上正在上演的,是一幕关于古代宫廷礼仪的创意情景剧,带领众多各年龄段的“博粉”再看历史,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近年来,青岛市博物馆不断拓宽社会教育新领域,积极探索馆校合作新渠道、新模式。自2009年打造“奇妙博物馆”社会教育总品牌后,根据服务对象、教育内容的不同,相继拓展推出“国韵学堂”、“国韵小剧场”、“千古探秘校园行”、“我们的节日”、“东夷探源”等社会教育子品牌。作为青博社会教育子品牌的“青博国韵小剧场”,在中华传统节日之际,为青岛二中分校的同学们搭建起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舞台。以“萃取·传承”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心灵”传统礼仪展示,将舞台交给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引领他们成为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使者。另外,“国韵小剧场”还结合馆藏资源寻找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点,独家编创清新校园历史短剧《完璧归赵》走进中国海洋大学。剧中演员全部为在校大学生,他们作为“特约演员”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加入“青博国韵小剧场”。演出当天除本校学生外,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观众,现场座无虚席,传统的历史短剧以崭新的清新校园风席卷全场。青博“国韵小剧场”自2013年首场公演以来,突破传统文化课堂的局限,以舞台剧表演再现传统文化和历史典故的轻松社教形式,将历史知识立体化,带领观众穿越古今,吸引观众眼球,受到追捧和好评。

       二、 创新营销、线上宣传,文化套餐网上购

       “有初、连中、贯耳……”博物馆开放式大厅里,青博社会教育卡通形象代言人“龙儿”身着古装正在向观众介绍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这是青博推出的又一个创新社会教育活动:“东夷探源——古文明印记之现代人眼中的古代趣味运动”。投壶体验活动正宗文博范儿,让观众变身古代王公贵族,跟着文物“动”起来,体验古代人的雅致生活。

       精心设计制作的带有馆藏清代投壶图片的知识卷轴悬挂于开放式大厅,供观众们“涨姿势”;一面高大的古代趣味运动场景背景墙前,工作人员带领观众一起感受时下最流行的“穿越时空”。尝鲜体验活动的是青岛广播电视二台《静妈妈·懂生活》栏目的亲子家庭。他们是通过“青博公益文化淘宝店”这一时尚的定单方式,体验了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博物馆o2o。近年来,青博创新推出了将社会教育服务项目通过官微平台“青博公益文化淘宝店”推送营销的全新形式,引起岛城观众的极大关注。目前,诸多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及家委会纷纷下单预约专场体验已达百余场次,“参与”和“体验”并重的社教形式,带领观众在玩中学,学中玩,跟着文物了解历史、“看见过去”。一位家委会代表受其他家长的委托,致电服务热线多次,急切表示,“在电视上看到别的家庭组团参加活动,太high了,还能让孩子们结合历史长知识,这跟看课本后的想象不一样,下一次就到我们孩子的学校吧,我们太想参与你们的活动了”。

       日前,青岛市博物馆已将古代趣味运动会与青岛方言版皮影体验、山东木版年画套印等多个出镜率最高的文化产品“套餐”与多个馆藏文物知识专题讲座、最新流动展览打包“搬到”线上,馆内作为观众专场体验、馆外以“五进”预约定制文化包的形式走进各大、中、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通过创新的文化营销手段、多元化的社会教育形式,将持续推广文化套餐,传播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三、 定制服务、对口扶助,文化资源全民共享

       华灯初上,夜色降临。在展厅内了解历史、互动空间套印木版年画、开放区域体验古代趣味运动,一批批环卫工作者漫步在博物馆的各个开放区域,构成了夜色青博暖心的画面。2016年,青岛市博物馆为特定观众群体推出“夜色青博·我的家”主题活动,诚邀生活在青岛的城市建设者、守卫者等群体走进青博,了解城市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精华。来自临沂62岁的环卫朋友钟师傅,在参观完博物馆后说道,“我做环卫两年多,负责的卫生区域就在博物馆附近,但从没机会来参观。今天来参观,知道了博物馆是对公众免费开放,还有这么多的活动可以参与,我以后要常带孙子孙女来”。

       为特定群体提供文化定制服务,是青博2016年工作的创新亮点。“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展了礼敬劳模专场,与青岛市总工会联合邀请青岛市的20位各级劳模,为其提供专场参观服务,为劳模们开放库房,零距离欣赏珍贵文物藏品,提供贵宾级参观导赏。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全国劳模郝建秀的获奖证书和证章,为劳模们专门呈现,更具意义。市总工会决定将博物馆作为劳模活动基地,弘扬时代精神,礼敬为城市作出特殊贡献的群体,青博的文化定制服务获得了良好的开端和效应。

       近年来,新市民子女教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青岛市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的文化惠民政策,依托自身的社会教育优势,不断开拓多彩的社会教育形式,通过每年举办新市民子女暑期公益小讲解员、篆刻班、书法班、陶艺班等各类公益培训班和国学亲子营、外教沙龙及打造新市民子女书法活动站、推出临展互动抢先体验、带领新市民子女走进考古第一现场等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关爱新市民子女、实现资源共享和文化扶助。2016年暑期档,参与青博活动七年之久的新市民子女获邀体验暑期重磅大展的首场活动,活动结束时,来自于全国十大进城务工青年的新市民之家负责人,向青博工作人员郑重献上了一份感谢状,特别表达了青博长期以来引领新市民子女感悟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付出的关注与支持,多样化的社会教育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青岛市博物馆已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社会课堂之一。

       2015年3月20日起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中,将“教育”功能提到了博物馆三大功能之首。隋永琦馆长表示:我们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的最新指示,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品牌促发展,盘活馆藏资源,展览贴近普通群众,活动融入百姓生活,通过不断丰富和提高公益文化产品来回馈社会,使受众群更加广泛,点燃社会公众文化体验激情,努力营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神家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