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青岛市博物馆“千古探秘校园行”活动走进青岛市同安路小学五年一班的课堂,为师生们带来了《书的故事》文物知识讲座,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这次宣讲活动是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十佳志愿者、青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会长张新平主讲。张老师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活泼的语调和灵活的比喻为同学们讲述了从古至今书籍是如何演变的,从远古时代文字雏形的出现、甲骨文、青铜铭文、石刻文字、竹简木牍、缣帛、纸张等方面讲解,通过与实物的对照互动,提问问题等方式让学生们了解了今天我们所读所学的书本都是如何从古至今慢慢演变出来的。
张新平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还谆谆向小同学们说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读书还能使人养成冷静思考的品质,相信在座的同学们以后都能成为学习工作中的佼佼者,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和祖国的栋梁。
宣讲结束后,张老师和工作人员还把专门带来的不同时期的书籍相关物品拿出来让同学们观看实物。随着观看的进行,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积极地和老师互动并提出了各种问题,张老师都耐心地给予了解答......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次同安路小学的书的故事文化宣讲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们对我国历史的认识和了解,还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和精神层面,加深了对书籍的喜爱,今后,青岛博物馆五进宣讲将继续走进各大校园,将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将公益文化的传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