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文物里的金木水火土 ——”千古探秘校园行“五进宣讲走进嘉峪关学校

2019-05-183408分享

       古代的“金”是今天所说的“黄金”吗?博物馆里的有哪些用木头做的文物?纸是用什么原料造成的呢?古代的“洗”字是名词还是动词?古时的瓷器是用什么烧制的?……

       5月17日下午,位于八大关的嘉峪关学校,春意盎然,鲜花盛开。青岛市博物馆五进宣讲小组带着这些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带着文物中的故事,来到了位于八大关景区的嘉峪关学校,为学生们传道解惑,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从一件件馆藏实物照片中,了解古人的智慧,了解金木水火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神奇变化。

       在嘉峪关学校的学术报告厅,四年级6个班、近三百师生们,济济一堂,主讲老师、青博志愿者王影老师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语言、贴切形象的比喻,为同学们讲述了被古人广泛应用于生活方方面面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这五种具体的物质和材料成为古代中国人研究大自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通过课件里的实物照片,同学们了解到:古代的“金”并不是今天的“黄金”,而是金属的通称。象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也就是今天的青岛地区,使用的“刀币”,便是用青铜制造的;清代的鎏金铜太子像和镀金铺翠凤冠,就是使用精湛的镀金技术,让金属制品金光灿灿、瑰丽夺目。

       带给师生们的课件中,有一件黄杨木如意,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王影老师告诉同学们:如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吉祥符号,是一个吉祥物,这柄如意是用黄杨木做成的。黄杨木是一种常绿灌木,它的木材质地坚韧,纹理细密,特别适合用来雕刻。但是黄杨木生长非常缓慢,有句话叫“千年难长黄杨木”。能长到足够大,可以用来雕刻,很不容易,所以黄杨木是很珍贵的木材。如意的头部做成灵芝的样子,因为传说中,灵芝是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和起死回生的神药。在如意上,还雕刻了三位僧人手持条幅,上面写的分别是“一团和气”、“吉祥如意”和“富贵长春”,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盼。这柄如意线条细腻,雕工精湛,是黄杨木雕中的精品。

       在青博馆藏文物中,有不少是和水有关的。这次宣讲的文物中,有一件是清朝的“青玉活环宝相花嵌红料石洗”。在古代,石洗的“洗”,不是一个动词,而是一个名词,它指的是过去书桌上的一种文具——笔洗,用来盛水清洗毛笔。这件笔洗是用一整块青玉雕刻而成的。口沿外雕有四朵宝相花,花蕊上嵌有红料石,花茎上各挂一活环,腹部雕四朵花蕾,各挂一小活环。八个活环是直接从整块玉料镂空雕刻而成,不是后来镶嵌上去的。轻轻摇动,活环叮当作响,清脆悦耳。这件笔洗轻薄通透,富丽华贵,雕工极为精湛,它将实用性和观赏性融为一体,是一件让人惊叹的玉器。

       在讲到火的发明和运用时,王影老师运用青岛市博物馆里展示的田单巧用“火牛阵”大破燕军的复原场景,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发动六国军队攻打齐国,半年内夺取了齐国72座城,只有莒县和即墨未被攻下。在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个叫田单的即墨守将,他想到了一个妙计。他在千余头牛的角上绑上尖刀,然后点燃牛尾巴上缠着的干草,他带领齐军驱赶着这些火牛冲入燕军大营,把燕军打得一败涂地,很快就收复了失落的72座城池,并将齐襄王接回都城临淄。田单的火牛阵,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奇制胜的经典战例之一。

       通过观看青博馆藏文物、镇馆之宝“宋代钧窑乳钉鼓式洗”,同学们明白了瓷土是制作瓷器的必需原料。今天展示的“宋代钧窑乳钉鼓式洗”是一件非常美丽也非常珍贵的文物。在收藏界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意思是即使有万贯家财,也抵不上一件钧窑瓷器。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绚丽多姿的釉色。钧窑鼓式洗存世仅有四件,青岛博物馆的这件鼓式洗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节目呢。

       在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听讲中,不知不觉就到了结束的时间。嘉峪关学校四年级三班班主任宫老师对记者说:“这节课非常有新意,让孩子们在学习文物理念、演绎有趣故事的同时,又得到了中国特色的审美感染,传递了优秀的文化基因。”

       青岛市博物馆作为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不乏稀世珍品。青岛市博物馆近年来一直在开展“真情传博万里行”五进文化志愿宣讲活动,进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基层一线,在丰富市民精神文明生活同时,让市民在参与、体验验中继承传统文化,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探寻历史的记忆。

665a870db7f1811244be142cfb918f6_副本.jpg

8bf769133e2b949891934d3da810d04_副本.jpg

aa4f23dfedb5e429dbe247af69c3037_副本.jpg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