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讲解服务 志愿报名 微信 微青博 回到顶部

真情传博万里行——走进方所宣讲“墨与印章的故事”

2020-09-012349分享

       中国独有的“文房四宝”是指什么?书画家们常说“墨分五彩”是什么意思?随着资深志愿者刘澎老师的讲解、一页页课件的展开,《文房中的墨与印章》为观众们揭开了一个个弦机,让观众们逐步了解和认识了墨、砚的发展简史,印章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8月29日下午,青岛市博物馆携手方所书店,让“五进”宣讲《文房中的墨与印章》走进书店,为读者朋友们带来了一堂精品文化课,有三十多位读者朋友参加了这次讲座活动。

       本次宣讲的主讲人是青博资深志愿者、“全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刘澎老师。

    “正是因为有了黑色的墨,古人的思想、古人的情怀、古人对自然的感知通过文字、书法、绘画完整地表达出来,历经千年,古人留下的墨迹今天依然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民族文化的厚重与博大精深。所以,古人形容墨是‘落纸如漆,存真万载’。”对墨的过去与现在,刘澎老师一一娓娓道来。

       随着课件上精致的实物图文展示在大屏幕上,刘澎老师从墨的起源和发展,对各个朝代墨的生产制作、工艺的改进、墨的品种、墨的广泛用途等方面,介绍了墨的知识。中国制墨技艺从明清两代步入鼎盛成熟期,墨,不仅有“实用墨”,皇帝用的“御墨”,还有“观赏墨”、“礼品墨”、“装饰墨”、“药墨”等等,墨的品种也是琳琅满目,繁花似锦,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古墨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有“练烟、制胶、捣练、打磨、填字、描金、制盒”等等工序,经过千捣万杵十几道工序方可成就。因此,墨质如玉,芬芳宜人。墨之美,在它幽幽的黑色里;墨之美,在它淡淡的墨香里;墨之美,在它厚重的历史里。

       在讲到印章时,刘澎老师用“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来形容中国的印章,每一枚印章的背后,都刻着不一样的故事。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印章以无声诉有声,一直寄托着篆刻者的一份心思、拥有者的一颗灵魂。每一枚印章的背后,都刻着不一样的故事,体现出了中华传统——“真、善、美、信、达、雅”的智慧真谛。

历代文人墨客、画师笔匠、商贾官吏,无不以特制的印章留下印记,象征皇权的玉玺,更是皇帝验明正身的宝物。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战国玉玺,沿续下来,秦朝的秦篆,汉朝的汉官印、将军印、汉私印,魏晋南北朝的官私印,隋唐的官印,宋元时期的圆朱文印,明清的闲章风气,近现代书章,品种数量、风格多样,各具时代特色,寓大千世界于方寸天地,浓缩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历史。

  印章之美,美在方寸之间有乾坤,一方印章就是一方天地,它巧妙地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融于一体,生动而又多趣,古朴又不失典雅。

      讲座结束后,主讲老师与观众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观众们关心的问题,对文房四宝的实物进行了观摩。

      本次《文房中的墨与印章》讲座是继上周《古籍修复》之后,第二次走进万象城。八月的万象城,繁华似锦、时尚气派、格调雅致。青博“五进”宣讲《文房中的墨与印章》,为繁华深处带来了书香墨韵与品质生活。

      青岛市博物馆“五进”文化志愿宣讲活动,讲青博故事、展青博风采,将继续致力于公益文化,将公益文化的春风吹遍整个青岛。通过“五进”宣讲常态化,树立青博宣讲品牌,传播时代好声音。

DSC_4623_副本.jpg


DSC_4653_副本.jpg

_DSC8958_副本.jpg

  


返回